重的公司。
”
“馬八條”與半年戰略轉型籌備期
在劉熾平的記憶中,2010年年底的馬化騰“突然變得特别喜歡跟人交流”,而聊的話題也與以前有了很大的區别,他甚至請了媒體專家到總辦會上來分享公關與溝通的技巧,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12月5日,馬化騰受邀參加2010(第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發表題為“關于互聯網未來的8條論綱”的演講。
讓與會者大跌眼鏡的是,很少公開闡述商業思想的馬化騰不但帶來一份準備充足、條理清晰的演講稿,而且還學會了幽默和自嘲。
他在開講的第一分鐘裡就引來滿堂會心的笑聲,他說:“今天下午我演講的主題是‘互聯網問題8條論綱’,大家會以為是在模仿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時提出的95條論綱。
本來,我們也準備寫95條,由于時間不允許,隻有15分鐘,所以,我就做了一個也不是很艱難的決定,決定把它縮短為8條。
”
馬化騰的這次演講内容,後來被媒體歸納為“馬八條”:
一、互聯網即将走出其曆史的“三峽時代”,激情會更多,力量會更大。
任何一個新鮮工具出現的時候總會引起社會的驚訝,以及很多關注,并且風靡一時。
這個過程就好像長江三峽一樣一路險灘,在這個階段過去之後,新鮮感逐漸喪失了。
但是,這推動了社會結構的重塑,創新的力量将會排山倒海般到來。
這個轉折點的一個标志就是每一個公民都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這個工具。
二、客戶端将不再重要,産業上遊的價值将重新崛起。
回顧過去,很多人認為騰訊獲得很多成功就是因為有了一個QQ客戶端軟件。
我們能夠非常便捷地接觸到用戶,手中有很多用戶推什麼産品都可以成功,這實際上是一個渠道,我們能夠輕易通過這個渠道去接觸到用戶。
但是在未來我們感覺到這個趨勢,或者說這種故事将不再存在。
在互聯網中,渠道強勢時代遲早要過去。
簡單來說,價值鍊在互聯網産業鍊中正在往上遊轉移。
也就是說,如果未來人們隻依靠你的客戶端,那這個企業将會步入一個重大危機。
三、“壟斷”是一個令人煩惱的罪名,但有的時候确實是一個假想的罪名。
很多所謂的壟斷公司,實際上在産業不斷變革的時候,依然面臨很大的危機。
也就是說,在價值變遷迅速的産業裡面,沒有一個公司是可以高枕無憂的。
所以說,挑戰阿裡巴巴、百度和騰訊,有人說是三座大山,有效方法不是建立一個類似的平台,形成一個壟斷,而是能夠順應而上形成一個好的産業鍊,這才是一個好的方法。
四、截殺渠道者僅僅是“刺客”,占據源頭者才是“革命者”。
互聯網将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産業而存在,它将融入傳統産業之中。
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産業鍊的上遊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也就是說,你擁有什麼樣的産品和服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擁有什麼樣的一個渠道。
外界一直對騰訊有一個誤解,說我們核心價值就是有QQ,有渠道。
其實,我們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這個是不可持續的。
所以,我們就開始全力打造産業鍊的價值源頭,也就是說你要有很好的優秀産品和服務,以及應用。
五、廣告模式是“産品經濟”的産物,知識産權模式是“體驗經濟”的寵兒。
過去的産品經濟時代,産品和注意力是分離的,也就是說銷售産品時為了獲得知名度和名譽度不得不到媒體那邊購買注意力,這個就是廣告的本質。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産品經濟逐漸在演化到體驗經濟的時候,獨特的體驗将成為所有産業的一個價值源頭,這也為産業增值打開一個無窮空間。
在産品經濟時代,媒體内容是一個獨立産業,也就是說為廣告提供一個載體。
那麼,在體驗經濟時代,媒體内容将會全方位融入其他産業中,成為一個價值的源頭。
六、不要被“免費”吓倒。
擁有“稀缺性”,就擁有了破解免費魔咒的武器。
制造稀缺性的方法有三個。
第一,要有一個長期的大量品牌投資。
第二,要營造一個獨特的體驗,比如蘋果的iPhone,通過一種整合方式把很多技術整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非常好的獨特體驗。
其中它的每一個技術在其他的廠商看來都不是什麼高精端的技術,關鍵是把它整合成一個體驗,這就是一個稀缺性。
第三,是塑造明星。
七、産品經濟束縛人,互聯網經濟将解放人。
互聯網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改造傳統的物本經濟,把人從組織束縛中解救出來。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