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脱离死地

首頁
    斷,太平軍的意圖是向南逃竄。

    所以他們對太平軍向南的動作特别敏感,反而疏忽了北邊。

    從新墟北上的道路都是山間小道,十萬大軍不可能一次通過,所以這條路線首先被清軍排除在外。

    十六日,入夜,老人、兒童和傷員開始轉移。

    接着,分駐在各村裡的前軍、左軍将士,在蕭朝貴、石達開等人率領下,悄悄走入了山間小道。

    一旦進山,不論怎樣公開活動,對岸的清軍也看不見,道路雖窄,但這一晚月光明亮,行軍速度比預想的還快。

    大約一小時後,新墟一帶的中軍,在楊秀清指揮下,護着洪秀全北上。

    隔了三十分鐘,韋昌輝的右軍與馮雲山的後軍也迅速轉移。

     夜已深。

    一千名将士在新墟繼續堅持了四個小時,清朝似乎并沒有發覺。

     太平軍的計劃成功。

    直到天亮,清軍才發現情況不對。

    烏蘭泰渡過武靖江,進入莫村、新墟大肆掠奪後,燒毀了所有民房。

    清方史料上記載,太平軍夜間在桂平新墟一帶放火逃跑,但這說法不合情理。

    太平軍乃是秘密逃脫,若放火便會被清軍發覺。

    新墟民房确實被燒光了,但那是清軍幹的。

    為洩憤,烏蘭泰命部下大肆掠奪,放火後,朝古林北追擊。

    這裡道路狹窄,到處堆積着木材障礙,有些地方道路已被破壞,清軍要先下到山谷,再登上山崖,行動緩慢。

    向榮命烏蘭泰追擊太平軍後軍,自己和巴清德則急行軍趕往江口。

    向榮雖聽說太平軍已從古林北山道逃脫,但他根本不相信太平軍真的要北上。

     “他們遭到包圍,所以要暫時避進北邊山道,繞個大圈子後必然南下。

    ” 武靖江流入黔江,在桂平縣城繞一弧線向北流為大黃江,北流至江口,又繞一弧線,向東南方向流去,是為浔江。

    浔江向東流,經梧州市,入廣東,則為西江,是廣東第一大河。

    十萬太平軍若進入西江下遊,向榮便會落個失職之罪,他必須要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清軍從江口入平南縣,一路北上強行軍至官村廟,這才稍微休息一下。

    通過居民的情報,太平軍早已掌握了清軍行蹤,馮雲山早就在此設下伏兵。

    時來運轉,在即将同向榮交戰前,天又忽然下起了雨,異常大的雨。

    清軍彈藥相當充足,但他們帶的槍大多是造價低、樣式舊的火石槍,淋了雨便不能使用。

     清軍優勢喪失。

     “天助我啊!”草叢中的馮雲山小聲說道。

     “三元裡時也是這樣。

    ”旁邊的理文小聲回道。

     鴉片戰争時,平英團與英軍在廣州城外交戰,忽然雷聲隆隆,大雨傾盆。

    英軍那時用的是火石槍,遇雨無法引發火藥,若不是知府從中妥協,三元裡一戰,英軍定然全軍覆沒。

     “濕透了吧!”馮雲山從草叢中探出身子,伸手試了試雨勢。

     “清軍休息不會太久,現在該來了!”連理文道。

     “對,來啦!”馮雲山跳出草叢,舉起手,在頭上連揮了幾個圈。

    突然間,喊聲大作,接着是一陣密集的槍聲。

    太平軍的槍也是舊式槍,且數量少,為了不讓雨淋濕,他們事先已遮蓋好,射擊時還在上面打了傘。

     “勝啦!”僅十分鐘,連理文喊道。

     “埋下伏兵時,勝敗已經定了。

    ”馮雲山道。

     “不,當老百姓來報告清軍動向時,勝敗就定了。

    ” “對!不搶百姓東西的軍隊,同放火燒房的軍隊不一樣。

    ” “在老百姓中打仗,太平軍是不會敗的!”雨勢更加猛烈,此刻已聽不到槍聲,大概一切都濕透了,現在是白刃戰階段,遭到突然襲擊的一方當然處境極其不利。

    不一會兒,戰報一個接一個地送到草叢司令部。

     “斬了古州鎮千總楊成貴!”傳令兵報告。

     “哦,是千總。

    ”千總正六品,相當于連長。

     “撤退!撤退!”向榮喊叫着,帶着哭聲。

     武器彈藥、糧食飯鍋,遍地皆是。

    向榮收拾殘兵,亂糟糟地逃進平南縣城,從此稱病不再露面。

    第二天,烏蘭泰來到平南縣龍門,聲稱“搜殺餘匪”,停留了兩天。

    盡管路上有障礙,但太平軍畢竟攜老帶幼,清軍若真要追,也并非追不上。

    大概烏蘭泰是獲悉了向榮大敗的消息,不敢進兵了。

     原來走在前頭的老幼傷病集團,已被前軍和左軍追過去,落在中軍後尾部,由羅大綱和蘇三娘的部下保護。

    太平軍進入藤縣境内,由和平墟走小道到達了大黎村。

     洪秀全宣布:“我們已脫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