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安突围

首頁
     “宴會?”連理文做了個縮腦袋姿勢。

    戰争期間,舉辦宴會實在難以想象。

     “說是宴會,”蘇三娘補充說道,“其實不過是請客吃飯。

    找個空場子,找人做點菜,這也不是辦不到的。

    ” “是呀,材料可以弄到,隻要能花錢。

    ” “這事我有點擔心,錢肯定是焦亮出的,但他從哪兒來的錢呀?”李新妹接過話來。

     “是呀。

    從武宣到這兒,他從未請過客。

    對,錢是問題!”蘇三娘稍微放低了聲音。

     太平軍不允許有個人财産,全都上繳聖庫了。

    當然,對于客人來說,這個規定可以不遵守。

    例如,連理文雖在太平軍擔任财務管理工作,但他身上常有私房錢,為太平軍購買物資時,往往也用他自己的錢。

    這事領導人都知道。

    然而,雖然焦亮也是客人,但誰都知道他沒錢,把他當一般的太平會成員看待。

     連理文也覺得這确實是個問題。

     “不是搶來的,搶劫是絕不可能的。

    ” 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普通百姓,“搶劫者斬”這條規則都是适用的。

    既然不是搶的,那就是有人給的。

    究竟是誰給的呢?又為什麼要給呢? “焦亮值得懷疑。

    這事要不要跟東王說?”連理文心裡拿不定主意。

    從周錫能事件可以看出,東王的“天父下凡”毫不容情。

     “對了,最近有個跑單幫的商人來見過焦亮。

    ”蘇三娘想起了這件事。

     “是有這事,聽說是新甯人,他同鄉。

    ”連理文也想起來了。

    清軍一時還不能封鎖永安,太平軍為加強補給,十分歡迎商人往來。

    對商人來說,照價付款的太平軍也是可靠的買賣對象。

     “新甯人!”李新妹好似想起了什麼,“敵軍中有支湖南志願軍,頭頭不就是新甯人嗎?” “是呀,江忠源是新甯人。

    ”連理文接着壓低聲音說道,“焦亮确實可疑,暫時觀察觀察吧。

    我想還是不跟東王說好。

    ” “你說的對。

    ”兩個女人同時點點頭,了解楊秀清秉性的人,都會認為連理文的話有道理。

     連理文把屋子掃視了一遍,陳丕成不在,他出去辦事還未回來。

     永安城内的太平軍不可能再增加兵力,而圍城的清軍卻可得到增援。

    最初,清軍還不能徹底封鎖永安城此時兵力一增多,很快也就要行動了。

    太平軍終究是要退出永安城,長久待在這裡不可能生存下去。

    何時退出,太平軍——不,也許應稱作太平天國政府——的首腦們早就在考慮了。

    太平軍曾多次出擊,但都被清軍擊退回來。

    從城裡出去作戰,然後再回到城内,不管戰果如何,在清軍看來,敵人都是被“擊退”的。

     在周錫能被處死的兩周後,即十一月十五日,太平軍分三路打了出去,但都被向榮和長瑞率領的清軍擊退。

    十一月二十二日,太平軍全軍出擊,被向榮與李孟群等人打回城中。

    同一天,烏蘭泰進攻莫家村太平軍陣地獲勝。

    進入十二月後不久,羅大綱軍的先鋒隊長黃滿在戰鬥中被俘。

    十二月十七日,向榮恢複了廣西提督官職。

    他雖指揮着軍隊,但因被追究戰敗責任,早已被剝奪了官職,現在官複原職,說明上頭對事态朝有利方向發展表示了認可。

    十二月十八日,駐在陽朔縣的賽尚阿動身來永安,二十六日到達永安州境内。

     “大家要齊心協力,奮勉圖功。

    不服命令者,将以皇上欽賜之遏必隆寶刀立斬不赦!”清軍已決心對永安城發動總攻。

    賽尚阿原本在烏蘭泰的速戰論與向榮的慎重論間猶豫不定,這時也終于決定積極進攻。

     “誰有意見?”賽尚阿問道。

    他看着清軍頭目,當目光轉到江忠源臉上時,江忠源輕輕點點頭,低下了腦袋。

    其實江忠源很有意見。

    若再圍一月,太平軍士氣就會由于徹底封鎖而大大低落。

    那時恐怕連脫逃的氣力也沒有了。

     “現在焦亮的工作正碰到困難,若能繼續徹底封鎖下去,不滿分子就會增多,工作就會好開展些。

    有了内應,就可把太平軍在此殲滅。

    ”江忠源心想,但他知道要阻止總攻是極為困難的。

     “為什麼永安還不奪回來?你們究竟在幹什麼?”在京大臣們不了解當地情況,隻管一直火急地催促着。

    賽尚阿甚至多次夢見軍機大臣們在乾清宮禦座前說自己的壞話。

     “由于多次出擊,匪賊戰鬥力正在削弱。

    我軍又有了增援,若拿出我們全部力量,永安不是不可奪回的。

    ”江忠源聽了賽尚阿這番話,心想:永安城定是能奪回,但反賊也肯定會逃脫的。

     太平軍将士留了全發,但這在清朝方面看,就是長發。

    所以清軍逐漸就用“長發賊”這稱呼來代替一般的匪賊稱呼,簡稱為“發賊”。

    情報立即傳到了太平軍大營,平民百姓都成了太平軍的耳目。

    就連那些在清營高級将領會議上端茶倒水的仆役,往往也把他們偶然聽到的發言内容通報給了太平軍。

     太平軍開始讨論撤退計劃。

     此時已是二月,陽曆三月中旬到四月,這個季節,廣西多雨。

    太平軍決定乘雨季脫逃,時間選在二月中旬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