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置于錦重工業福利中心二樓會議室的愛知縣警現場指揮總部,搜查一科科長吉岡、公安一科科長石橋等人正在以刑事部長木谷為中心繼續商量偵查方針。
當然小牧警察局長小高也在。
搜查一科特偵組長高坂警部正在他們面前堅稱嫌犯來自内部。
“從湯原、山下二人的話來看,外部人員對直升機的操縱裝置進行改造分明是不可能的。
而且從嫌犯前一天就潛入機庫且了解驗收飛行的日程等情況來看,嫌犯肯定是相關人員,并且就在熟悉内部情況的人當中。
”
“我基本贊成你這種觀點,不過,究竟能把範圍縮小到何種程度呢?”刑事部長木谷抱着胳膊說道。
“縮小到與計劃有關的那些人就可以了吧?”吉岡轉向上司。
“如果是這樣,大概有多少人?”木谷問高坂。
“若是把相關人員全都考慮進來,恐怕得有數百人。
”
高坂的回答讓在場所有人都皺起眉來。
“有那麼多?”
“直升機結構的每一部分都有數人到數十人參與,所以最起碼需要這麼多人。
如果連分包的業者也算進來,數量還會更多。
”
“我們與加工制造業無緣,所以對這種感覺不是很清楚。
”石橋自言自語地念叨着,露出苦笑。
“那麼能夠像嫌犯那樣進行改裝的人呢?能不能稍微再壓縮一下?”木谷再次問道。
“如果是與嫌犯改造的操縱系統有關的人員,可就少多了。
即使把錦重工業和防衛廳的人都算進來,也就一百來人吧。
”
“防衛廳?”石橋的臉色變得有點可怕。
“就是飛機開發部的人。
”
關于這一點,高坂曾聽錦重工業的技術本部長笠松大緻介紹過。
當要引進一項新技術的時候,廠方和防衛廳飛機開發部會經常進行意見交流。
這種交流大緻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概念設計。
廠方将概念報告給防衛廳,闡述要進行何種開發。
其次是基本設計。
進入此階段後,防衛廳飛機開發部内部每月舉行一兩次團體會議。
廠方則派約二十名技術負責人出席,每個讨論項目都會成立一個小組委員會,跟防衛廳的開發官進行協商。
當這些過程大緻完成之後,廠方就會召開一個基本設計審查會。
然後是詳細設計。
跟基本設計一樣,經過團體會議商議後進入詳細設計審查會。
至此,防衛廳才會批準,最終進入制造階段。
當然,實際上,在此之前制造往往就已經開始了,這話是笠松說的。
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很可能就趕不上交貨期。
之後也經常要通過團體會議等形式接受防衛廳的進展要求進行制造。
有時自衛隊也會派一些機械師和操作人員等前來,就各個領域提出相關的要求或建議。
“那好。
防衛廳的人就交給警察廳吧。
”木谷若有所思地說道。
“除此之外就是錦重工業的員工了吧?如果是這樣,就能全部調查了吧?”吉岡朝木谷略微探身,“畢竟幾乎所有人都應該已來上班了,用不着特意把偵查員派到四處了。
”
“那現在在公司的人是不是可以直接排除了呢?因為待在這種地方,肯定無法遙控直升機了。
”石橋說道。
“不,據湯原說,一旦切換到自動操縱,嫌犯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
”高坂有些顧慮地說道,“所以,讓直升機起飛後,嫌犯可以若無其事地來上班。
”
“是嗎?”石橋似乎也贊同。
“可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恐怕是那些今天歇班的人吧。
”吉岡為石橋捧場般地添上一句。
“對于反核電站組織,你們都怎麼看?”木谷向石橋問道。
“名單早就做好了,不過最近愛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