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并沒有進行重大活動。
當然,如果把範圍擴展到整個東海地區,那就另當别論了。
”
“最近的就是三重的蘆原核電站吧?”高坂說道。
“沒錯。
計劃征地的當地強烈抗議,甚至還在町議會上通過了反對環境影響調查的請願。
不過,愛知縣卻并未聽說有如此積極的反對運動。
”石橋微微一笑,轉向木谷,“并且,具體到錦重工業的員工,無論其個人理念如何,我想,加入這種組織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
“為什麼?”
“因為錦重工業甚至把手伸到了核電産業方面。
若說近畿電力的核電站,差不多都跟它有關系,不是嗎?”
加入核産業的是錦重工業的成套設備開發事業本部,工廠在茨城縣。
“也就是說,為了公司的長遠目标,自然不會跟那種組織瞎摻和?”
“沒錯。
”
“以前還曾出過事呢。
”高坂忽然想起以前的一篇新聞報道,“那也是一家搞核電站的大型電機工廠,因向員工施壓不讓他們在反核電運動中簽名而引發騷動。
”
“自那個事件以後,這種事就變得不太公開了,不過這種潛在的力量确實仍存在。
”石橋接過話茬說道。
高坂想起數年前有一支搖滾樂隊的反核電主題的唱片被禁售的事情。
唱片公司的母公司從事核電産業則是禁售的真正原因。
“這麼說,”木谷雙手抱在腦後,使勁靠在椅子上,“錦重工業的員工,即使對核電懷有反感也沒有表現的機會喽?”
“假如懷有個人憎恨,那些無法通過正當鬥争得以發洩的部分,極有可能轉變成破壞活動。
”吉岡明白了刑事部長的意思。
“那好,立刻指示調查錦重工業員工的偵查人員暫且先放一放這方面,優先調查計劃的相關人員。
如果還找不到頭緒,就再擴大範圍。
”木谷果斷地說完,環顧周圍,“對了,周邊情況的走訪怎麼樣了?該有點收獲了吧。
就沒有目擊者嗎?”
“關于這個——”小牧警局的局長小高舔舔嘴唇說道。
大概是面對警視正的緣故,他似乎略顯緊張。
“有附近的住戶目擊到試飛場的北側曾停過一輛可疑的帶篷貨車。
”
“帶篷貨車?廂式的?”吉岡問。
“白色的廂式帶篷貨車,車型并不清楚。
似乎從昨夜十點就停在路上。
不過并未目擊到駕車人。
”
“也就是說那車現在已經不在了?”
“不在了。
據說半夜一點的時候還停在那裡。
”
“是嫌犯的車?”吉岡看看高坂。
“可能性很高。
”高坂斷定,“那地方我也去看過,雖然周圍有樹林不太顯眼,可如果使用望遠鏡,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試飛場的情形。
尤其是直升機被盜的第三機庫,幾乎就在正面。
”
“距離有多遠?”
“離第三機庫直線距離有五六百米吧。
”
“這個距離能進行無線電遙控嗎?”石橋扭頭問道。
“專家的意見是,如果加大無線電功率是可能的。
”高坂當即回答。
“有車輛的痕迹嗎?”吉岡再次轉向小高。
“我已經取了輪胎的痕迹,還提取到煙蒂和幾根毛發。
隻是難以查明究竟哪些才是嫌犯的。
”
“這麼說,線索隻有車子……”木谷有些洩氣,搓了搓下巴,“嫌犯開的或許就是白色帶篷貨車。
可是,僅憑這個我們又能查多遠呢……”
“這肯定是失竊車輛。
”石橋斷定,“嫌犯不可能連車牌号會被目擊的情況都想不到。
”
周圍的人也都贊同他的意見,點着頭。
“同盜取直升機相比,偷一輛帶篷貨車還不是小菜一碟。
”
吉岡的一句話讓全場都沉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