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首頁
    中先打過招呼,力戒李元霸不得傷人,那些人都會成為一堆肉泥。

     玉玺為李密所得,别人自然不肯為之拼命,而且還合力壓制着李密把玉玺交出來,否則就要李密一個人出去應付李元。

     李密雖是舍不得,卻也沒辦法,隻有忍氣吞聲,把到手寶貝交了出來。

     李元-得了玉玺,竟連城都不進,帶人回頭,凱師回到太原去了。

     這十八路反王會師也成了鳥獸散,他們誰也不甘居下,合作之舉自然談不攏,倒不如回到各自的地盤去稱王了。

     這一段時間是天下最亂的,朝廷無主,一國卻有着幾十個自立自封的皇帝。

     雖然唐公李淵在太原擁了太子為恭帝,但是這小皇帝無兵無勇,連朝臣都不擁戴他,徒具形态而已。

     李世民和李元-帶了傳國玉玺回到太原,李淵自然十分開心,再聽說李靖來歸,李淵更是興奮異常。

    在長安時,李淵已經在楊素府上見過這年輕人幾次,那時就覺得這個青年談吐不凡,胸藏淵博,必非池中之物。

     李靖沒有跟着一起去太原,他要把人員召集齊了去。

     這次李靖隻帶了幾千人前來,大部份都分散到各地,他要把人手集中起來,以便迅速投入戰場,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時代已然來臨,今後,将有無以計數的大小戰役,等待着自己去參與,去創下輝煌的英雄事業。

     且幸虬髯客又出海去了,沒趕上這場熱鬧,否則的話,李靖又将十分為難了。

    因為虬髯客若是藉此機會,也自立為王,攻下幾個城池稱尊的話,李靖又将如何? 是擁戴他,還是反對他? 所以李靖很希望能趕快地作好一切交代,迅速帶了自己的人員,完成歸唐之舉,等虬髯客回來後,大局已定,也略為好解釋一點。

     将一切都匆匆作了個安排,他跟張出塵率了将近有七千人的樣子,摒擋西行,準備去到太原歸唐。

     正行到一半,忽然徐德言夫婦來了,說李密已自立為魏王,攻取了長安,唐公也發軍要進取長安,以複正統。

    四個兒子分别率軍而進,希望李靖的人也到那兒去會師。

     這次長子建成為了争功,把唐軍精銳都要了過去,會合了三子元吉,同時又把李元-也争取過去。

    聲勢浩蕩,李世民隻得兩千老弱疲兵,相形之下,必然難以與之競争,若是由建成得了首功,唐公得以入主京師,廢主自立後,太子儲君,必為建成無疑! 因此,希望李靖能助一臂之力。

     李靖聽了倒是着實為難了一陣子。

    他倒不是不願幫李世民的忙,而且心中也十分希望李世民能建下實力。

     但是,他卻不願意跟李密對壘,因為李密手下,有着不少舊日的弟兄,都是磕過頭的金蘭手足,誓共生死,現在要去在陣前對壘,雖說是各為其主,究竟也是件很難堪的事! 樂昌公主在越國公楊素府中參與機要,李靖在長安的一舉一動都很清楚。

    因此也了解到他的不便,笑笑道:“藥師,你是怕與舊日諸友不好相見?” 李靖道:“是的,樂昌姐,你是最清楚的,李密與兄弟并無深交,可以不必在乎,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多半為三十六友盟單上的弟兄,我實在不便以兵刃相加。

    ” 樂昌公主道:“李密為人刻薄寡情,聽說入據京師之後,納了前炀帝的皇後蕭氏為妃,還有不少的美人,也都為其收納,終日享樂,已經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有幾個人勸了他幾句,他居然惱羞成怒。

    下令刀斧手綁了要斬那些人的頭,多虧其他群臣聯名懇求,才得免了死罪……” 李靖愕然道:“真有這種事嗎?” 樂昌公主道:“妾身前在楊素府中,專事搜集情報,現在那些路子還沒有斷,所以妾身的消息不但快,而且絕對正确可靠。

    ” “李密這麼做,不是自毀根基嗎?” 樂昌公主自歎道:“前在越公府中,妾身對此人的評價就是心高於天,志薄如紙,他不會安份,也難有大出息。

    困處的躊侯,他會努力鑽營,競争的時候,他會不擇手段去打擊别人,出賣盟友,一旦得志就更糟。

    ” 張出塵笑道:“小妹就因為将樂昌姐對他作如此評斷告訴了藥師,所以他派人相邀時,加以婉拒了,現在果然被樂昌姐料中了。

    他要殺那些人?” “秦叔寶和徐勳。

    ” 李靖驚道:“什麼?他瘋了!這兩個人一文一武,都是安邦定國之才,他這不是自毀長城嗎?” 樂昌公主歎道:“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所以藥師可以放心前去,說不定到了那邊,舊日兄弟都已經離開他了。

    ” “這恐怕不會吧!我的那些弟兄都是很講義氣的。

    ” 樂昌公主道:“這個妾身知道,三十六友在瓦崗山聚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