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不信道:“這怎麼可能?”
李靖笑道:“你若不信,可以出去看看,不過隻許看看,不得妄動,否則你就是在找自己的麻煩了。
餘宏,你陪他去招呼一下,隻準他在十丈以外招呼。
”
餘宏就是那個答話的漢子,他笑向樓大成道:“樓兄!請,你聽見二莊主的吩咐了?”
樓大成一聲不響,返身出門而去,其餘三大金剛聚在一起,神色一片惶然,一人剛要開口,李靖卻道:“别急,等樓大成回來,你們商量好了再說話。
”
樓大成是四人中的智囊,坐四海堂中第二把交椅,侯方宗既死,自然是以他馬首是瞻,所以那三個人也沒有再說,隻是不安地聚在一起私語着。
他們仍然沒有放棄戒備,但是鬥志已沮,因為他們也認得,後來的三個人,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論身份、地位、武功,他們都與被殺的侯方宗不相上下,都是坐鎮一方的領袖人物,但他們對李靖卻是唯命是從,十分恭謹,因而也知道他們是屬於神龍門下的。
看來,神龍門的勢力的确是夠大的。
薛飛霞實在也想出去看看的,但李靖沒有指示,她不敢輕動。
這時李靖已背負着雙手,走到正中原來放虎皮交椅的地方,伸手一拉絲縧,把遮住椅子的簾子拉了起來,然後泰然地坐了上去。
那三大金剛神色一變,剛要有所行動,樓大成已跟餘宏一起回來了。
樓大成見李靖坐在虎皮交椅上,也是神色一動,但沒有任何表示。
韓江卻已等不及的問:“二哥,怎麼樣?”
樓大成臉色沉重地點了一下頭,算是答複。
韓江驚道:“什麼,百來近兩百名弟兄,一點聲息沒聽見,全叫人放倒了?他們來了多少人?”
“四十個人,一邊十個人。
”
“隻有四十個人,竟然吃掉了五倍的人?”
“是的,那四十個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
“我們的弟兄也不全是飯桶,就算身手不如人家,也不可能一聲不吭全給人放倒。
”
“我也不相信,但這卻是事實,四海堂中找不到一個我們的弟兄了。
”
“我們的弟兄都死了?”
樓大成痛苦地道:“看樣子沒有,隻是受了禁制。
”
李靖笑道:“他們很可能都是我們神龍門中弟兄,我不會随便壞他們性命的,但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人,神龍門就不會留下一批敵人。
”
樓大成道:“公子是要我們歸并入神龍門?”
李靖道:“不是歸并,事實上侯方宗早巳代各位作主,加入神龍門了,我隻是來視察一下而已。
”
“沒有的事,大哥從沒說起過。
”
“那是他另有私心,利用神龍門的财力來擴張實力,對神龍門-陽奉陰違,想腳踩兩條船,此為江湖之大忌,所以我才要制裁他。
”
“我大哥不會是這種人。
”
李靖淡淡地笑:“事實勝於雄辯,餘宏,你們出示一下神龍标記。
”
餘宏等四人解開上衣,屈身跪下,他們赤裸的背上烙着一條奮爪神龍。
李靖道:“飛霞,請神龍令。
”
薛飛霞恭身答應後,在懷中取出了神龍金令,跟他們背上的烙印相對照,竟是完全相符。
李靖朗聲道:“你們看好了,這就是神龍金令,舉凡神龍門中的分壇主,背上都有神龍烙記,由令牌直接烙下,一入本門,永為神龍門下,終身受金令節制,違者,殺無赦,侯方宗明知故違。
”
“侯大哥背上也有烙記嗎?”
“你們可以檢查,這是做不了假的。
”
樓大成扳過侯方宗的無頭屍體,拉開了背上的衣服,赫然一條龍形烙印。
李靖沉聲道:“侯方宗身在神龍門下,卻僭号混水孽龍,可見心中已有叛意,幾度陽奉陰違,不将門下弟兄名冊申報總壇,隐瞞本身已入神龍門中之事,凡此種種,即已百死有餘,他更私設降龍伏虎二堂,居心可知,這樣的一個人,該不該殺?”
四大金剛不說話,良久後,樓大成道:“侯大哥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李靖冷笑道:“他以為自己的四海堂已經夠強大了,不甘心再屈居神龍門下聽令了。
”
樓大成等四人低聲商量一下,才由樓大成道:“公子,既然侯大哥已經作主代我們宣誓入盟,我們自然都-遵守的,隻是侯大哥跟我們兄弟一場……”
李靖知道他要說些什麼,微微一笑道:“神龍門成立至今,從沒有一個叛幫的弟兄,我也不希望由我手上留此憾事。
人死不記其過,他仍然是神龍門下,準以因公殉職,隆重收殓,厚恤家屬,這是我法外施仁,所能盡的唯一心意了。
但我不是原諒他,而是看在你們的份上……”
四大金剛同時作揖長謝:“多謝公子!”
“不必謝我,我隻是預記你們一功,先頒酬勞而已,至於能否功值所酬,還在你們日後的表現。
”
樓大成不是笨人,自然懂得李靖的意思,連忙這:“公子請放心,隻要公子不計較侯大哥的過失,屬下等一定竭盡心力,為侯大哥将功折罪。
”
李靖道:“你能體會到我的一片苦心就好,四海分壇壇主一缺由你遞補,其餘三位則為副分壇壇主,有關事項,薛董二位使者會告訴你們如何安排的。
”
四大金剛跪了下來,再度叩謝。
李睛道:“别客氣了,事情還很多,先去救醒你們的弟兄,然後再來聽候指示,時間很急迫了,眼前無法為侯方宗舉喪了,等我們東西洞庭事了之後,再隆重地辦一下吧!”
他的話就是命令,自然沒有人再敢有異議,而且李靖的行事也的确叫人服氣。
一切都在計劃中,而計劃早巳在他肚子理醞釀成熟,所以他召集大家會商時,當機立斷,立刻作出指示,即使是一些臨時發生的事情,也在預料之中,因此在他第二天下午上道時,四大金剛已經帶來了八十名精於水性的弟兄分别出發了。
李靖等一行人,還是四人四騎,飄然登程。
薛飛霞這時才有機會開口:“二老爺:……”
李靖笑道:“飛霞,我既無功名,未成事業,這老爺兩個字聽來實在不舒服。
”
張出塵也笑道:“走啊!郎君白面無須,年紀也不大,老爺這個稱呼,連我聽了也覺不順耳,飛霞,你們在四海堂中時,不是稱他為公子嗎?”
董輕雲道:“那時為了适應環境,不得已才放肆。
”
李靖這:“不算放肆,還是那個稱呼自然些。
”
張出塵不明白李靖何以要在稱呼上計較起來,但仔細一想就明白了,李靖是在擺脫虬髯客的影響?二老爺、二莊主,這些稱呼都表示他是屬於虬髯客之下。
當然,李靖并不是不甘屈於人下,也沒有要與虬髯客一争長短之意,他隻是在使自己保持超然的身份,讓人明白,他不是虬髯客同一夥的。
當然,這種心思無法對薛飛霞她們明言,因此,她巧妙地轉圜道:“我看以後要大家也改了稱呼吧。
公子兩個字是此什麼老爺聽起來順耳得多,而且也沒有什麼淩駕人上的感覺。
我們在江湖上闖蕩,老爺這種稱呼也不适合,四海之内皆兄弟,沒有誰是大老爺、二老爺。
”
“是!婢子遵命!”
李靖皺眉道:“飛霞,我既不是老爺,你們也别自稱婢子,而且,以你們的身份,也不可能為人的奴婢。
”
飛霞道:“那是對公子的尊敬,而且也是門戶中的尊卑之分!”
李靖道:“大可不必,尊敬不在稱呼上,我們要長時相處,你們自稱為婢,令我有不安與拘束之感。
”
飛霞道:“這……隻有自稱屬下了。
”
李靖道:“若是在公事上,你們如此稱謂也無所謂,可是神龍門沒有公開地在武林中活動,讓外人聽了就不太妥當了。
這樣吧,雖然我們年歲上可能差不多,但要你們做我的姐姐,你們一定不會肯的,我就叨長為兄,你們自稱為妹妹,這樣也顯得親密些。
”
“這怎麼敢當呢?”
張出塵忙道:“這樣好,你們可以稱他公子,也可以稱他為師兄,叫我塵姐,二位也都是我們的小妹。
”
薛董二女剛要表示反對,張出塵又道:“二位,你們跟大哥的關系是一回事,但跟着我們,就必須照我們的規定。
”
口氣有點-道,但用心卻是好的,這使得二女十分感動,雙雙行了一禮道:“是,!小妹等遵命。
”
李靖噓了一口氣,精神上似乎有一種解脫之感。
張出塵笑道:“還要麻煩二位知會本門弟兄一聲,把稱呼也變變,一律改叫公子,就算是命令好了。
”
最末後的一句是為了他們的方便,因為這是破壞體制的事,加上了命令兩字,她們就便於向人解釋了。
也因為有了命令兩個字,薛飛霞她們就不敢再說什麼了,恭聲稱是。
張出塵一笑,接受到李靖投來感激的眼光,她把馬匹移近了一些,傍在李靖身邊。
這是他們夫婦要說體己話的表示,薛飛霞與董輕雲都識趣地落後一段距離。
李靖輕輕地道:“出塵,還是你行,我以為要大費一番唇舌,但你卻輕而易舉地把問題解決了。
”
張出塵笑道:“妾身在宮中侯門都耽過,深解權術之道,有些事不必解釋得太清楚的,隻要叫他們遵行就是,那反而省了很多麻煩。
”
“是的,我也知道,若是領軍,我可以用治軍的力法,頒下軍令,也不必多費口舌,但是她們是女的,我就沒法子了。
”
“其實也一樣,楊素府中規矩最嚴,那是樂昌姐建下的規矩,她任總監,由我副之,府中的女眷,一例照章行事,誰也不得違抗。
有一次,楊素的一個寵姬違了規,例應處杖責,她央求楊素來講情……”
“楊素有沒有來講情呢?”
張出塵道:“沒有。
楊素在這些地方不失為人傑器度,他雖然很寵愛那個侍姬,卻毫不循私,而且親自縛了來,送交樂昌姐發落,當着後府女眷們,褫衣受了二十杖。
”
李靖道:“這是楊素對樂昌公主的尊重。
”
“是的。
但不能說他的器度異於常人,所以他雖然遠居帝都,但他遠戍在外的部屬都對他忠心耿耿,也因此,他雖是樹仇很多,卻沒有一個人能動搖他。
”
李靖輕輕一歎道:“有此人在,隋家的天下看來還有一陣子氣候。
天下群雄,雖是紛紛在暗中作逐鹿的準備,卻沒有一個人敢輕舉妄動,大概也是忌憚他的原故。
”
“是的,以他現有的努力,就是推掉楊堅自立也夠了。
但是他很聰明,甯可退居幕後,也不願首當其沖;再者是他的眼光準。
他看出了二太子楊廣精明幹練,将來必有一番作為,所以早就暗通款曲,打穩日後的根基,目前太子楊勇雖經诏立,朝中大臣也都在走太子的門路,隻有楊素一個人不接這個碴兒。
”
“皇帝自己的意思呢?”
“皇帝也看中了太子,遺诏都草立好了,但楊素卻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認定了日後登基的必是二太子楊廣。
”
“他那麼有把握嗎?”
張出塵笑這:“天下兵權,他隻握有三分之一,他倒是沒有把握,隻是盡力而為,樂昌姐曾經勸過他,說京中權貴以及皇帝的意思都看好太子,他何苦要一個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