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首頁
    。

    ” 李靖道:“世子既然仁懷天心,又何必去收集修編呢?” 李世民道:“我編這本書的目的。

    乃藉此以殺止殺,我所取的戰役,大部份都是以少制衆,以弱擊強的奮襲之戰,以最小的犧牲,去換取最大的戰果。

    因此,我不想廣為流傳出去,設若流入一個獨夫暴君之手,将不知要作多少孽。

    目前這部書僅德言兄與我兩個人過目,将來加入先生,也就是三個人了,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深入了解。

    ” 李靖道:“世子不是說這是一部教戰之書,要刻版拓印,給所有将領們作參照嗎?” “不錯,那隻是半部而已,舉出各種範例,指明取勝與成功之道,讓他們自行揣摩去,至於那些分析、評介,則隻有主帥才得過目。

    ” 劉文靜道:“是啊!世子撰書的書房,禁戒森嚴,除了徐公子之外,任何人都不得進入。

    大家都知道這是唐營中最高的機密,藥師先生一來就得參與機密,可見世子對先生的倚重!”言下頗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李世民笑道:“劉先生莫不是被擋了兩次駕而生氣了?” 劉文靜這:“這個卑職怎麼敢!卑職是個文人,不解武事,真要看到了,也是莫名其妙。

    那兩次卑職是有急事要找世子禀報,并不是要去窺探機密。

    ” 李世民道:“劉先生既然知這自己是文人,就不該往那個地方去。

    我一向是文武分開的,文書房絕無武人插足,武備室也嚴禁文人進入,誰都不能例外,各司其職,各守其分,才不至混淆。

    ” 劉文靜讪然道:“是,是,那是卑職魯莽。

    ” 李世民又道:“劉先生,你是父王的智囊,也可以算是我的長輩,父王對你言聽計從,出入内戶不禁,但在我這裡不行,我是分得很清楚的,将來能夠自由出入武文兩處簽押房的隻有一個藥師先生。

    ” 李靖忙道:“這個李靖不敢要求例外。

    ” 李世民道:“這不是例外,是我認為先生文武兩途,都堪當重寄,自然沒有避忌先生的道理。

    我之所以要将兩處規劃界限,不準往來,主要是沒有遇上身兼文武的人,沒有那分素養,知道的事多了并不是好事。

    ” 劉文靜又碰了一個釘子,隻有唯唯不作聲了。

     由這件事,李靖對李世民又多了一層認識,也多了一分敬意與好感,這個年輕人是了不起,見得遠,有魄力,有擔代,能知人,也能用人。

     李靖從狄去邪那兒學來一點相人術很神妙,他不會看一般人,隻會看皇帝。

    一個人是否成為真命天才明主,不但相貌氣質要夠,而且胸襟修養也要夠。

     這個年輕人符合每一個條件,難道他真是未來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子,不必刻意去找,自然而然,他會自己出來的。

    雖然無法預先知道他的模樣,但是此人一出現,就會給人一種與衆不同的感覺,自然而然地能認出他來。

     李靖心中已隐隐地有這種感覺,這個年輕人,将來一定是皇帝…… 而且一定是名垂千古不朽的皇帝,隻要跟着他,将來也必将有一番千秋不磨的偉大事業,隻要是這一個判斷不錯,其他的倒不必期之過切了。

    一個不朽的皇帝,必然要先建立一個不朽的帝國,那可不是一步能蹴的。

     一切都決定了,就要商量聯合作戰的事,依李世民的意思,當時就要将兵符交給李嫡。

    但是李靖自己反對道:“世子,這畢竟要唐公才能決定,且待諸異日再說吧!” “沒問題,父王已經授我全權處理了。

    ” 李靖笑道:“那隻是指軍機上的一切措施,卻沒有将兵符轉移包括在内,此其一;李靖新進,未有寸功之獻,遽受重寄,恐怕也難以令人心服。

    ” “先生别這麼想,隻要世民支持你,任何人都不會反對的,何況先生聲望卓隆,無人不知。

    ” 李靖莊嚴地道:“蒙世子厚愛,李靖也不敢妄自菲薄,李靖若歸唐,沖鋒陷陣非我所長,但居間策劃,李靖倒是小有心得。

    不過憑空一句話,要别人聽我,李靖自己也不敢如此要求,且待這一次戰後,等李靖稍有表現,世子歸報唐公也好說話些。

    ” 李世民道:“可是刻下正要對宇文成都用兵,先生若不掌兵符,如何能使事權統一?” 李靖笑道:“世子仍請掌兵符,李靖當率所部配合世子作戰,若李靖有需世子支援之處,自當透過德言兄,向世子請示好了。

    ” 李世民再三固請,李靖堅持不肯,也隻得罷了。

     接下去是商讨用兵配合的細節,李靖留下了徐德言與樂昌公主,請李世民帶了劉文靜與柴紹回營。

     李世民知道李靖用兵如神,精於策劃,不願有太多人與聞,尤其是劉文靜好用詭謀,對李靖的用兵一定會有很多詢問,勢将造成很大的困擾。

     若是将劉文靜撇開,則他目前正受唐公的重視,派出來也是居于臨軍和地位,不便太過於冷落他,所以乾脆自己把他帶了回去。

     劉文靜不想走,他倒沒有惡意,隻是想對李靖作更深一層的了解,遊說李靖來歸,他也盡了很大的力,在唐公面前一力促成,唐公派他前來,也是主辦這件事。

     不過他發現見到李靖之後,自己好像沒什麼用了,心中不由悶悶不樂。

    忍不住在歸途上發牢騷說:“李藥師的才幹是不錯的,隻是太過於狂傲,目中無人,将來是很難與人合作。

    ”柴紹笑道:“這倒是不錯,他那人可以交朋友,因為他對朋友熱心,一諾千金,急人之難,為了幫助人可以連性命都不要;但是卻很難與人共事,因為他做事有一定的方針,不會受别人的影響。

    ” 李世民道:“這正是一個将帥的氣魄,為将者,決勝於方寸之間,必須要有專斷獨行的氣魄,才不會受人家的影響。

    ”劉文靜道:“這樣剛愎自用,不是太危險了嗎?萬一他的判斷錯誤,又不肯受人的勸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