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回 气爽天高 猛鹫苍鹏投网底 言甘计巧 悲声惨血满城东

首頁
    群雄在泰山歃血為盟之後,稍事休憩,下了泰山,便分兩路出發。

     由“岱宗三洞”及宋一龍、李紅霜、陳莽等帶領一路人馬,攀山涉水,終于到了濟南城邊。

     隻見城門外邊熱鬧非常,好像有人正在趕集,熙熙攘攘,一片太平景象。

     大家正想跟着男男女女進城,洞真道人覺得不妥,便叫各人稍為留步,由他先到城門口去細察一下動靜。

     大家聽了,便在城外暫時歇腳,又為避免人家的注意,便分散開來,就近在一些攤子上買茶的買茶,吃東西的吃東西,等候消息。

     洞真道人一個人走到了城門口,見左右兩邊雖然有武裝的官兵守着,但并無檢查行人的蹤迹。

    行人有些帶了兵器的,經過城門口的時候,守城的官兵還與他們打招呼,有說有笑的,看來倒是十分和氣。

    洞真道人看得情形如此,剛才的擔心立時消散。

     那時正有三兩老百姓打扮的人,身上都帶着兵刃,經過城門時,那守城的兵笑嘻嘻地同他們道:“老鄉,你們也是趕着到城裡去,看十月初到大較場上顯顯本事的麼?”那幾個人提高了聲音,說不明白老總們的意思,守城的兵便指指城牆邊正圍着一堆人的所在,叫他們走過去看看。

     洞真道人見是如此,也随着那幾個人擁過去看個究竟。

    洞真道人走到那人堆的後面,踮起了腳去看,隻見牆上貼着一張大告示,但看得見上半截卻看不見下半截,為了看個清楚,隻可慢慢挨近。

    又怕時間磨得過久,其他的人會以為他出了意外,反而不妙,乃設法混入人叢中,再假作不經意地使用了一下功夫,不一會便鑽到頭排裡去。

     隻見那告示用近寸的正楷寫着:“四海升平,又值年豐物阜,天高氣爽,理宜出獵林郊。

    但獨樂不如衆樂,單騎與減并騎。

    且也寰宇息兵,壯士已多解甲,阊閻無事,田園每隐豪英……”洞真由頭讀下去。

     琅琅上口,隻覺文章雖作得好,卻未盡符事實。

    讀到後邊,才知道府衙為了選拔人材,以備出獵,擇定十月初正午,在大較場上舉行比武大會,凡是四方武藝精擅之士,來者不拒,一律歡迎登場。

    到時還列名次,官家不獨有所獎賞。

    且可量材錄用,或當軍弁,或任武師。

    假如入選的人無意于此,任聽方便。

    告示之後,又另寫明了比武時間地點,一應十分周詳。

     洞真道人連讀了兩遍,把要點都記在心裡,然後從人堆裡走出來,回去找尋衆人。

     衆人見他曆久始回,都不自覺地一擁而上。

    洞真道人怕惹人注意,便有意當作與衆人不識,昂頭而過。

    洞真道人自顧自的前行,跟衆人分别了過去,找到一個較為僻靜之處,然後把剛才所見的一切,對衆人說了。

     大家商議一過,決定分作兩批進城,一批由洞真道人領頭,另一批由宋一龍領頭,到了城裡,再作道理。

     當下兩批人馬,一前一後,都順利地進了濟南城,首先要辦的事便是找客店下腳,于是到了一家名叫“齊安”的客棧。

     所有留空的客房,住上第一批人已經填滿了,第二批人隻好另覓别處,掌櫃的正在抱歉,旁邊卻有一個人插口道:“出門右首不多幾步,還有一家義安棧,自然比不上這裡齊安侍候的妥貼,但地方也還幹淨,請諸位客官不妨去看看。

    ” 宋一龍等人聽了,和洞真道人他們交換了幾句話,便相率離去,那掌櫃的看着剛才插嘴的人,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但那人大模大樣的,并不理他,卻賊忒忒地盯着跟洞真道人他們在一起的李紅霜。

    陳莽看見他這樣子,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那人這才收起了貪才的眼色。

     宋一龍他們出去以後,果然在“義安”棧裡找到了安頓的地方,洗抹一過,吩咐茶房拿來酒食。

    經過旅途辛苦,衆人胃口反而大開,狼吞虎咽的飽餐了一頓。

     飯後,宋一龍與黑頭李達到“齊安棧”去看一下,怎知洞道真人一夥,全已出去了。

     宋一龍心想:“他們也許是到外面去探聽風聲去了,我們何不到外面去走走,熟悉熟悉街道,也自有好處。

    ”乃與衆人一起到了街上。

     這時日剛偏西,為時尚不算晚,街上人來人往,那番熱鬧情景,真不愧是個名城。

     通衢大道上也常見有一堆堆的人,圍作一堆在看什麼的,宋一龍他們走近一看,原來他們看的,也就是與貼在城門外的相同的告示,街上大家所談的也是十月初一大較場比武的事。

     宋一龍心想:“這件事果然是人人關心,個個有趣的了,倒值得打聽打聽。

    ”乃借故在一家雜貨店上買一些零碎,順便也與店中的人搭起嘴來。

     那做老闆的道:“到時定有一番熱鬧。

    眼下九月就要結了,客官是過路的,難得碰上這個熱鬧,不妨多住兩天,看了再走。

    ” 宋一龍又随便把話扯到了生意上,那老闆卻歎息道:“近來生意可淡了,因為莊稼不好,四鄉人的口袋多是整的,就算進城,也多是空手來的,又空手的問去。

    可這一次熱鬧,大概會帶來一些生意,所以大家都指望着呢!” 宋一龍見那老闆很好說話,便問道:“那麼大較場是在哪個地段呢?”老闆當下指指劃劃,都對他們說了。

     宋一龍道過多謝,便與衆人向大較場方面走去。

     宋一龍等按址找到了大較場,原來是在東門外的曠地上,四周圓圓地砌了一道圍牆,圍牆上開了東西南北四門。

     宋一龍等從東門走進裡面去,發現裡面原來相當寬闊,此時正有許多人在趕工,竹木之屬随地皆是。

     他們沿着門口走向場中,見兩邊又有用木頭築起了兩道圍欄,進路成了一條通道的樣子,中間隻容得兩個人并着走。

     通道大概有兩丈長,走出了通道,又是一個大圓圈,在這個大圓圈上,就是一層層的座位。

     在這個大圓圈的中心偏北的地方,搭着一個平台,方橫約有兩丈左右,在平台的正北面,座位搭得特别講究,左右又用圍欄圍得密密的,與兩邊的座位隔開,無疑是到時官紳所坐的地方。

     衆人看了一遍,都覺得相當講究。

    宋一龍一邊看一邊留心方向位置,進退道路,默默記在心中。

     大夥從大較場出來,又到街上去逛了一會,才回到了“義安”棧。

    碰巧陳莽從店裡出來,說是他們剛才也去過大較場,洞真道人差他來叫宋一龍過去。

     宋一龍來到洞真道人房中,見洞玄道人,洞神道人等都在一起,大家把門關上,将在大較場所見都說了一遍。

     洞真道人道:“十月初一那天,看來濟南城裡的大官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