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察相第六

首頁
    578年春,周簡王命令劉康公和成肅公會合晉厲公去攻打秦國。

     成肅公在土地神廟中接受祭肉時,态度很不恭敬。

    劉康公說:“我聽說人受天地的中和之氣而降生,這就是命。

    因此産生了行為、禮義和威儀的準則,為的是鞏固這命。

    能遵守這些準則并維護它的人就可以得到福祿,否則就要遭殃。

    因此有德行的人對待這些準則總是很勤謹,老百姓也是盡力而為。

    勤謹莫過于恭敬,盡力莫過于老實。

    恭敬在于供奉神靈,盡力在于安守本分。

     國家中的大事,就是祭祀和作戰。

    祭禮時供獻熟肉和作戰前接受生肉的儀式是人神交接的重大環節。

    現在成肅公那麼懈怠,這是不要自己的命了。

    恐怕他再也不能回到本國了吧?”當年五月,成肅就死在瑕這個地方(今湖北随縣境内)。

     晉平公寵幸程鄭,讓他擔任下軍的輸佐。

    鄭國負責外交的官員公孫揮出使晉國,程鄭問他:“請問怎樣才能降低自己的官位?”公孫揮(字子羽) 回答不上來。

    回國後對然明講起這件事,然明說:“程鄭要死了吧?不然就得逃亡。

    高貴而知道害怕,害怕而求降職,不會沒有辦法,位居人下就是了,有什麼好問的?身居高位而求下放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程鄭不是那樣的人。

     恐怕是碰上迫不得已要逃跑的挑戰了吧?要不然就是有老疑慮别人要迫害他的精神病,擔心自己随時會被害死吧?”第二年程鄭真的死了。

     周景王派單成公到戚邑去會見韓宣子。

    單成公目光低垂,言語遲緩。

    叔向說:“成公快要死了吧?大臣上朝都有一定的位置,會見諸侯時進退有一定的秩序。

    上衣的左右襟要在胸前交會,腰帶的結子要打在前面。

    會見和上朝時所說的話,一定要讓大家都聽到,這是為讓講的事明明白白,有條有理。

     目光不能超出腰帶結和衣領之間,這是為了讓容貌端莊。

    用語言明确自己所說的事情,再用容貌加強它,喪失了這些準則就會有損形象。

    現在成公作為周王的特派長官,在朝會中傳達周王的命令時,目光高不過腰帶的部位,聲音傳不出一步遠,神情委靡不振,言語含糊不清。

    神情不振就無法讓人敬重,言語不清就無法讓人遵從。

    這都表明他已經沒有守護身體的生氣了。

    ”單公果然就死在當年的冬天。

     公(應為元公。

    譯者注)宴請魯國大夫叔孫昭子,酒喝得很快樂,兩人說話中間又哭了起來。

    當時樂祁陪宴,退下來後對别人說:“國君和叔孫昭子今年恐怕都活不成了吧?我聽說,該悲哀的時候卻快樂,或者該快樂的時候卻悲哀,都是喪失心志的表現。

    清爽的心志才有魂魄,現在他們的魂魄都不在了,怎麼能長久得了?”就在這一年,叔孫昭子和宋元公真的相繼去世。

     邾隐公前往魯國朝見魯定公,隐公拿着玉圭的手擡得很高,臉向上仰。

     定公接受玉圭的手放得很低,臉向下俯。

    如果按照禮儀觀察他們,這兩位國君皆有死去或逃亡的征兆。

    臉仰得高,是驕傲的表現;身體俯得低,是衰頹的标志。

    驕傲近于昏亂,衰頹近于疾病。

    我們國君是主人,恐怕先死的是他吧?”魯定公真的死在這一年。

     魯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魯國放回了被俘的邾隐公。

    衛出公與吳國在魯國的鄖邑(今山東莒縣南)會見。

    吳國人包圍了衛出公住宿的地方。

     子貢向吳太宰嚭求情,才放了衛出公。

    出公回國後學着說吳語。

    子之年齡尚小,說:“君王你一定不免于災禍,恐怕要死在吳國吧?你被人家抓起來關在那裡,還要喜歡人家的語言,說明追随人家的志向是很堅定的了!”後來衛出公終于死在他國。

     魯襄公按楚國宮殿的風格建築宮室。

    穆叔說:“《尚書·太誓》中說: ‘人們所欲望的,上天必定聽從它。

    ’大王是想到楚國去了吧,所以才修建這楚式宮殿。

    如果不能再去楚國,也一定會死在這宮殿裡。

    ”六月二十八日,襄公真的死在了這座宮殿裡。

     晉厲公派郤犨送孫林父去衛國和他見面。

    衛定公宴請苦成叔(即郤犨),苦成叔很傲慢。

    衛國大夫甯子說:“苦成叔要滅亡了吧?古時候設置宴席,是為了觀察威儀和思慮禍福。

    所以《詩經》中有詩說:‘牛角杯彎彎,香甜的酒綿軟。

    彼此交往謙恭溫和,種種幸福自然光臨。

    ’現在他這麼傲慢,這是要自取滅亡了!”過了三年,郤氏滅亡。

     公元前552年,數國諸侯在商任(今河南安陽境内)相會的時候,齊莊公和衛國國君公孫剽都不恭敬。

    叔向說:“這兩個國君必定不免于災禍了! 會見和朝見,是禮儀的經緯。

    禮儀,是政治的車輛。

    政治,是身體的守衛。

     怠慢了禮儀,政治上就會有過失;政治上有了過失,就不能安身立命。

    因此必定要發生禍亂。

    ”四年後,齊國發生了弑君事件,接着衛國的公孫剽也被殺害。

    ] 以上這些發生在春秋時代的真實的曆史事例,都說明了人的内心靈氣的征兆一定會通過形容相貌、言談舉止表現出來,從而可以作為預測一個人命運的依據。

    上述事例,大體上可以說明這一道理。

     夫相人先視其面。

    面有五嶽四渎; [五嶽者,額為衡山,頰頤為恒山,鼻為嵩山,左顴為泰山,右顴為華山。

     四渎者,鼻孔為濟,口為河,目為淮,耳為江。

    五嶽欲聳峻圓滿,四渎欲深大,崖岸成就。

    五嶽成者,富人也。

    不豐則貧。

    四渎成者,貴人也。

    不成則賤矣。

    ] 五官六府; [五官者,口一,鼻二,耳三,目四,人中五。

    六府者,兩行上為二府,兩輔角為四府,兩顴衡上為六府。

    一官好,貴十年。

    一府好,富十年。

    五官六府皆好,富貴無已。

    左為文,右為武也。

    ] 九州八極; [九洲者,額從左達右,無縱理,不敗絕,狀如覆肝者為善。

    八極者,登鼻而望,八方成形不相傾者為良也。

    ] 七門二儀; [七門者,兩奸門,兩阙門,兩命門,一庭中。

    二儀者,頭圓法天,足方象地。

    天欲得高,地欲得厚。

    若頭小足薄,貧賤人也。

    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