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一 念佛行人与应读典籍

首頁
    ,遠公創開蓮社,嗣後宗教高人,無不弘贊,如智者、慈恩、清涼、永明等。

    以其為初機入道之第一要門,華嚴成佛之末後一著也。

    由是具縛凡夫,仗佛力以了生死者,非算數譬喻所能知也。

    當南宋時,吾宗先德,有龍舒居士,名日休,字虛中者,乘願再來,以身說法。

    雖在塵俗,不納妻室;雖入國學,不履仕途;發揮儒佛之心宗,教授具信之子弟。

    又欲同人,鹹生淨土,作為此書,普遍倡導。

    言淺而典,理深而著。

    俯順劣機,循循善誘。

    曲盡婆心,無所不至。

    恐其畏難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攝群機之最勝方便。

    待其漸入漸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則日用雲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頃,以為定章也。

    倘能具真信願,畢生堅持十念,決定往生,況更能加功用行者乎。

     其書以真信切願,持佛名号,即生決定往生為宗。

    詳觀斷疑生信,普勸修持,往生事迹,特為勸谕等,以及居士一生所行,末後所現,則上中下三根,無根不被,信願行三法,無法不彰矣。

    爰付剞劂⑴,普遍流通。

    企酬釋迦說法,諸佛證明,列祖傳燈,居士著書之大慈悲心于刹塵海滴雲耳。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801頁 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并序) 【574】《近代往生傳》的編輯緣起是什麼? ●近世百數十年來,修淨土往生者,當比前更多,豈可不加紀錄,而令其湮沒乎哉?故餘姚楊慧鏡居士,特為搜輯,命名為《近代往生傳》,祈予作序。

     迨法流東震,遠公大師,倡于廬山,當時群賢畢集,後世衆哲鹹宗。

    從茲缁素四衆,或圓修萬行以回向,或專持佛号以求生,至于臨終正念昭彰,現諸瑞相以往生者,又何能悉知之而悉見之也。

    彼往生集,《淨土聖賢錄》所載,特千萬分中之一二耳。

    而百數十年來,修此法者,又複何限?況近世人士,眼界大開,密修顯化者,實繁有徒。

    其中以煩惑心,契如來智,出娑婆苦,預蓮池會者,當比前更多。

    豈可不加紀錄,而令其湮沒乎哉?餘姚楊慧鏡居士,特為搜輯,命名為《近代往生傳》,其意蓋欲為後之輯往生傳者,備底稿耳,故其稱呼名字,悉本原文,不加修飾,以歸畫一,但取傳信,不任撰修之功。

    已得若幹傳,将欲刊布,祈予作序。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1030頁 近代往生傳序) 【575】《淨土三要述義》何人所作? ●紹興駱季和居士,笃信佛法,潛修淨土,得其綱要。

    作《淨土三要述義》曾登《大雲報》中,以饷同志,凡見聞者,鹹皆歡喜贊歎,謂為合機。

     紹興駱季和居士,宿具靈根,笃信佛法,自行化他,唯以信願持佛名号,求生西方為事。

    ……然佛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至直捷,至圓頓,下手易而成功高,俾無力斷惑之業力凡夫,現生即得出三界以登九品,舍凡軀而預聖流,唯淨土一法為然也。

    于是潛心研究,得其綱要。

    值華智法師結社念佛,遂祈代為宣講,随講随錄,以成一冊。

    曾登《大雲報》中,以饷同志,凡見聞者,鹹皆歡喜贊歎,謂為合機。

    餘姚佛學會諸居士,勸令刊布,祈餘作序。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48頁 淨土三要述義序) 【576】《法苑珠林》的特點和作用是什麼? ●此書詳談因果,理事并進,可治近世排因撥果、肆無忌憚等膏肓痼疾。

    凡淨土行人及有信心讀書人,皆當令閱此書。

     《法苑珠林》一書(一百卷,常州天甯寺訂作三十本,蘇州瑪瑙經房訂作廿四本。

    瑪瑙經房闆殘傷模糊,天甯寺闆系新刻),詳談因果,理事并進,事迹報應,曆曆分明。

    閱之令人不寒而栗,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

    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于偏邪狂妄之弊。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9頁 複鄧伯誠居士書一) 《法苑珠林》一書,詳談因果,理事并進,可治近世排因撥果、肆無忌憚等膏肓痼疾。

    凡有信心讀書人,皆當令閱此書。

    豈但有益于身心性命,實于格物緻知,文章學問,大有裨益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40頁 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577】為什麼說《彌陀要解》是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 ●《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注解也。

    其理事各臻其極,文淵深而易知,理圓頓而唯心。

    妙無以加,宜常研閱。

     《阿彌陀經》有蕅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妙極确極。

    縱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不可忽略,宜谛信受。

    ……第一《彌陀要解》,乃大師自注。

    文淵深而易知,理圓頓而唯心。

    妙無以加,宜常研閱。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197頁 與徐福賢女士書) 其開首《彌陀要解》,自佛說此經以來,為西天、東土中,絕無而僅有之注解也。

    宜恪⑴遵守,不可忽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9頁 複鄧伯誠居士書一) 【578】《印光法師文鈔》的要點和作用是什麼? ●欲研修淨土,求其引人入勝,将禅淨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滞,語言顯淺,意義平實,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導者,其《印光文鈔》乎? 欲知禅淨之所以然,非博覽禅淨諸書不可。

    即能博覽,倘無擇法智眼,亦成望洋興歎,渺不知其歸著,是宜專閱淨土著述。

    然淨土著述甚多,未入門人,猶難得其綱要。

    求其引人入勝,将禅淨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滞,語言顯淺,意義平實,為研古德著述之初步向導者,其《印光文鈔》乎?祈息心研究,當自知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96頁 複何槐生居士書) 【579】徐蔚如為什麼要流通《印光法師文鈔》? ●印祖作《文鈔》,秘制之阿伽陀萬應丸,舉虛實寒熱種種諸病,皆以此藥投之。

    倘不懷疑,取而服之,立見全愈。

    徐蔚如居士宏法利生識時機,應今人之病,受印祖之藥。

    故将《文鈔》廣為流通,以期有志了生死者,共沾法益,同生極樂。

     徐君夙具靈根,而且曆代奉佛,自出世來,即受庭訓,又經二三十年之學問閱曆,何舍高明而取卑劣,寶印光之文而為之流布也?須知宏法利生,貴識時機。

    今人應受之法,與所受之病,高明者不肯詳言。

    其所言者,縱極玄妙,多非應病之藥,或由彼妙藥,反增其病。

    印光譬如無知無識之庸醫,不但不知病原,亦且不知藥性。

    唯以先祖秘制之阿伽陀萬應丸,舉虛實寒熱種種諸病,皆以此藥投之。

    倘不懷疑,取而服之,立見全愈。

    即秦緩⑴、扁鵲⑵無從措手之症,一服此藥,立見起死回生。

    于是有心活人濟世者,為之廣出招帖,令有病者,同服此藥。

    雖知秦緩等之神妙不測,而不廣告者,以病屬宿業,有神仙不能療者,況神醫乎。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67頁 複永嘉某居士書五) 适接手書,不勝感愧。

    印光一粥飯僧耳,法門中事,概不能知,唯于淨土,頗欲自他同生。

    以故凡有缁素見訪,皆以此奉答。

    徐蔚如居士,以其于禅淨界限,分析明了,并佛力自力之難易得失,及主敬存誠等種種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