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首頁
    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

     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

    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

    如帝網珠,千珠攝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

    舉一全收,無欠無餘。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69頁 複高邵麟居士書二) 【7】為什麼說極樂世界無有衆苦但受諸樂? ●說極樂世界無有衆苦但受諸樂者,是由阿彌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莊嚴故。

     《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号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又曰:“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其無有衆苦但受諸樂者,由阿彌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莊嚴故。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914頁 初機淨業指南序) 【8】西方極樂世界也會樂極生悲嗎? ●世間以因是生滅,果亦不能不生滅,所以世間會樂極生悲。

    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現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

     世間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現所住之天地),皆由衆生生滅心中同業(世界)别業(根身)所感,皆有成壞,皆不久長。

    身則有生老病死,界則有成住壞空。

    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者,此也。

    以因既是生滅,果亦不能不生滅也。

    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現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

    譬如虛空,寬廓廣大,包含一切森羅萬象。

    世界雖數數成,數數壞,而虛空畢竟無所增減。

    汝以世間之樂,難極樂之樂,極樂之樂,汝未能見。

    虛空汝雖未能全見,當天地之間之虛空,汝曾見過改變否?須知一切衆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釋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

    以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願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滅之樂。

    以根身則蓮花化生,無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則稱性功德所現,無成住壞空之變,雖聖人亦有所不知,況以世間生滅之法疑之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00頁 複馮不疚居士書) 【9】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怎樣出生? ●蓮華化生。

    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

    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

    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

     極樂世界無有女人。

    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

    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

    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

    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

    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

    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

    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61頁 複葉福備居士書一) 【10】怎樣理解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 ●佛菩薩神通道力,能促長劫為一念,能延一念為長劫。

    此方利根或鈍根誠懇至極之人,即能數十日或數年,或大徹大悟及親證三昧。

    所謂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

     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

    至雲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約此方之時期言之。

    何以知之?此方利根或鈍根誠懇至極之人,即能數十日或數年,或大徹大悟及親證三昧。

    豈往生西方,住于佛菩薩不思議神通威德所常加被之勝妙境界中,其得益比此方更遲得日劫相倍乎?此事此理,豈待智者方知乎?以諸位不善會意,颠倒說話,故有此失。

    況時劫不定,佛菩薩神通道力,能促長劫為一念,能延一念為長劫乎!執定五年不當來此,是執經文而悖經義也。

    得光此一說,群疑自釋。

    況始往生即來報示者,皆承彌陀威神,欲藉此以開導迷蒙,實非自力專擅者可比也。

    計公⑴即時生西,不逾時回報,皆屬此義。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76頁 複王硯生居士書一) 【11】往生品位為什麼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别。

    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

    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

    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别。

    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

    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

    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将堕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

    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餘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

    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

    淨土橫超,有圓證者,有未能即圓證者。

    然雖未能圓證,其已了生死,更無輪回生死之事,亦于此一生得預補處,得成菩提,較此方仗自力者之未圓證者,則天淵懸殊矣,故亦可名圓證也。

    汝謂即于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蓋有遲速之異,固無不一生即證者,觀觀經九品往生之文,可以知矣。

    (《新編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453頁 複念佛居士書)然西方九品,乃大概而論。

    實則一品,俱有無量百千萬億品。

    但得往生,即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雖在下品下生,已高超生天百千萬倍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55頁 複馬宗道居士書一) 【12】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四土? ●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

     (一)凡聖同居土者,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同生其間。

    然凡聖所見之境,與所受用,天淵懸殊。

    西方約帶業往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