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之洗沐換衣,令其搬動受苦。
縱不受苦,一經搬動,心便不能歸一于佛。
(以動其軀體,心便不能徹底清淨純一。
)若再向之哭泣,則自己亦生愛戀,便與佛不相應,欲得往生,莫由也已。
所以平素,即要彼等知其利害,要常與說,到自己臨終,彼等即是助道之人。
豈但與己有益,實亦與彼等均有大益。
若隻知自己修持,絕不與彼說其利害,則汝臨終時,彼等決定是破壞正念之人,決不助汝淨心,令得往生也。
汝既信光,光不得不為汝計。
光以五十二年之閱曆,深知其利害之所在,若不與汝說,便為不盡己分。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54頁 複許熙唐居士書)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
然欲父母臨終決定往生西方,非預為眷屬說臨終助念,及瞎張羅,并哭泣之利害不可。
故欲父母臨終得眷屬助念之益,不受破壞正念之害者,非平時為說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
如是,則不獨有益于父母,實有益于現生眷屬,後世子孫也。
臨終助念,無論老少,均當如是。
詳看《饬終津梁》自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7頁 一函遍複)
【512】為什麼說臨終助念利益甚大?
●念佛之人,于臨命終時,請衆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
自家眷屬,通為念佛,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
縱不生西方,亦必生善道,有大利益,毫無損傷。
具體請看《饬終津梁》自知。
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孫信佛,于臨命終時,請衆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
看看《饬終津梁》自知。
念佛人,于自己父母,及餘眷屬前,常須說與彼聽。
迨及⑴有命終人,自家眷屬,通為念佛,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
縱不生西方,亦必生善道,有大利益,毫無損傷。
若不知此,未死即為洗澡,換衣,若因搬動疼痛,則起嗔心。
即不至起嗔,然一經搬動,心便不得清淨矣。
倘平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人,一經如此,定規打失正念,不得往生。
若未死先哭,則令彼生愛戀心,亦是牽令堕落耳。
臨終一關,要緊之極,固宜為之助念。
助念之人,必須熟閱《饬終津梁》,使其家兒女眷屬,通依助念人之指示,庶可不至因孝心,而緻親反受堕落之苦耳。
除助念外,均非所宜。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80頁 複楊慧昌居士書二)
【513】勸眷屬常念佛對臨終有什麼幫助?
●勸家中眷屬,同生信心,同常念佛。
以備彼等于父母,及諸眷屬之有命終者,為之助念。
否則,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嗔恨愛戀等念。
可不哀哉。
又念佛之人,必須勸家中眷屬,同生信心,同常念佛。
以備彼等于父母,及諸眷屬之有命終者,為之助念。
否則,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嗔恨愛戀等念。
(預為洗澡換衣,則失正念。
若搬動緻疼痛,則生嗔恨。
嗔恨,則或緻堕于毒蟲之類。
若對之哭泣,則生愛戀。
均屬失正念,而永無往生之望矣,哀哉。
)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損。
念佛者,一經破壞,正念全失,将欲往生,竟莫能得。
從此長劫輪回六道,皆此等眷屬之所緻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79頁 複吳慧诒羅慧澍居士書)
【514】臨終助念有哪三大要點?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于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幸免者。
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複受别種身軀耳。
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隻可任彼随業流轉。
今既得聞如來普度衆生之淨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回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愈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并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己,即生淨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
語雖鄙俚⑴,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
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
能如是行,于父母,則為真孝;于兄弟,姊妹,則為真弟;于兒女,則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則為真義真惠。
以此培自己之淨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适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