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發現與數月前在秘魯亞馬遜流域發現的塵蛛雕像行為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而兩者在地球表面上相距1.1萬公裡。
“我們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的蜘蛛或者昆蟲有着類似行為,”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教授DennisJr.Chang接受采訪時說。
“目前沒有任何遺傳學上的證據表明兩種蜘蛛是否存在同源關系,有一種猜測是它們在各自環境中由于生存壓力産生了獨立的趨同進化。
” 一些陰謀論網站将這種令人不安的現象與人類圖騰崇拜的行為相提并論,其中還提到了印第安民族的獵頭習俗,以及新幾内亞群島的人燔祭禮。
無論如何,這一現象至少證明了:節肢類生物對于自身空間形狀有着清晰的意識。
同時,它也具備了一定的智力水平來收集材料并搭建起如此複雜的結構,以實現某種尚不為人知的目的。
“我并不感到很驚訝,”發現者LarryR.說,“更令我驚訝的是,以前居然沒人注意到這一現象。
” ——NATGEOASIA頻道為您報道。
*** 主持人:因此您的父親兩次搶救回了國家文物。
宋教授:可以這麼說吧,這也是他自認為這輩子最大的貢獻。
主持人:那麼您認為CATNIP如何将這一元素融入您父親的肖像? 宋教授(思考):……有一些報道,包括我父親修複搶救的佛像,都在網上有數字掃描存檔。
CATNIP可以分析這些數據的權重,以及他們被社交網絡抓取引用的次數…… 主持人:我好奇的是,它如何判斷以何種形式,打個比方說,顔色、濾鏡、雙重曝光等等,結合到人像中?這聽起來更像是需要藝術家的觸覺。
宋教授:是這樣的。
你知道之前和L.I.Q.的那場所謂“比賽”吧,它讓我對于藝術與藝術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從這點上來說我需要感謝L.I.Q.團隊。
比起繪畫來,我認為攝影更接近于詩歌,它更多地觸及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層面。
攝影師就像一個過濾器,他一邊是未知的客觀世界,一邊是神秘的内心感受,有一個詞叫“心理照相”(psyphoto),它恰恰道出了攝影的本質,不僅僅是光學和化學的轉化過程,更重要的是攝影師内心的直覺與本能,是尋找事物被取景器框定的“決定性瞬間”。
而在CATNIP身上,我們把這一過程交給了機器深度學習。
主持人:聽起來非常地不可思議。
那您是否覺得CATNIP做到了人類攝影師所無法做到的事情呢? 宋教授:經過這一次難得的“聚光燈下”的體驗後,我深切地體會到,這世上往往過分擡高了理性與邏輯的力量,而低估了人類情感的價值。
主持人:您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可否透露一下? 宋教授:最近我對蜘蛛很感興趣,也許它能幫忙解決機器在延展認知上的一些難題。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接受今天的采訪,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您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宋教授微笑:把妻子女兒接回家,我已經有好幾個禮拜沒看到她們了。
主持人:她們肯定也非常想念您,祝您一切順利,再見。
宋教授:謝謝,再見。
(從畫面中消失。
) 主持人:最後,我們用一個CCES中出現的小插曲作為今天節目的結束,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畫面切到閉路監控攝像機,在CATNIP圍合展區之外,排着長長的隊伍。
一名背着黑色雙肩包,身穿黑色連帽衫的男子加入隊伍,他不時左右張望,從背包甩動的幅度看,裡面裝着不輕的東西。
他出示邀請卡,進入展館,浏覽着四周懸挂的作品。
終于輪到他進入照相亭,面對CATNIP。
他關上門,打開背包,拉出一個碳纖維支架,開始安裝。
他把一張黯淡的薄膜蒙在支架上,繃緊,接通導線,薄膜瞬間變得平滑锃亮。
那是一面鏡子。
男子将鏡子立在CATNIP面前,一個紅色光點出現在鏡面上,微微發散。
CATNIP面對鏡子中那個亮着紅點的黑色箱子,自動調焦的馬達嗡嗡作響,鏡頭伸出,縮回,又伸出。
三個安保人員神情緊張地小跑靠近照相亭,一個人喊了句什麼,男子從黑色幕布後探頭張望,被一把揪住,雙手反剪按倒在地。
觀衆一片混亂。
CATNIP仍在對焦。
) [1]又稱柯氏複雜性,是衡量描述這個對象所需要的信息量的一個尺度,可用于闡釋和證明不可能性。
詳見
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