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啊。
請問為人君?曰: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
請問為人臣?曰:以禮侍君,忠順而不懈。
請問為人父?曰:寬惠而有禮。
請問為人子?曰:敬愛而緻文。
請問為人兄?曰:慈愛而見友。
請問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
請問為人夫?曰:緻功而不流,緻臨而有辨。
請問為人妻?曰: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也。
此道也,偏立而亂,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
請問兼能之奈何?曰:審之禮也。
古者先王審禮以方皇周浃于天下,動無不當也。
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并遇變态而不窮,審之禮也。
故君子之于禮,敬而安之;其于事也,徑而不失;其于人也,寡怨寬裕而無阿;其為身也,謹修飾而不危;其應變故也,齊給便捷而不惑;其于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緻善用其材;其于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争能,而緻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交遊也,緣類而有義;其居鄉裡也,容而不亂。
是故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闵,明達用天地理萬變而不疑,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于天地之間,仁智之極也。
夫是之謂聖人;審之禮也。
【譯文】
請問怎樣做君主?回答說:要按照禮義去施舍,公平而不偏私。
請問怎樣做臣子?回答說:要按照禮義去侍奉君主,忠誠順從而不懈怠。
請問怎樣做父親?回答說:要寬厚仁愛而有禮節。
請問怎樣做兒子?回答說:要敬愛父母而極有禮貌。
請問怎樣做哥哥?回答說:要仁慈地愛護弟弟而付出自己的友愛。
請問怎樣做弟弟?回答說:要恭敬順服而一絲不苟。
請問怎樣做丈夫?回答說:要盡力取得功業而不放蕩淫亂,盡力親近妻子而又有一定的界限。
請問怎樣做妻子?回答說:丈夫遵行禮義就溫柔順從聽命侍候他,丈夫不遵行禮義就誠惶誠恐而獨自保持肅敬。
這些原則,隻能部分地做到,那麼天下仍會混亂;全部确立了,天下就會大治;它們足夠用來作為楷模了。
請問要全部做到這些該怎麼辦?回答說:必須弄清楚禮義。
古代聖王弄明白了禮義而普遍施行于天下,行動沒有不恰當的。
所以君子謙恭但不膽怯,肅敬但不恐懼,貧窮卻不卑屈,富貴卻不驕縱,同時遇到各種事變、也能應付自如而不會束手無策,這都是因為弄明白了禮義的緣故。
所以君子對于禮義,敬重并遵守它;他對于事務,做起來直截了當但不出差錯;他對于别人,很少埋怨、寬宏大量但不阿谀逢迎;他做人的原則,是謹慎地加強修養而不險詐;他應付事變,迅速敏捷而不糊塗;他對于天地萬物,不緻力于解說它們形成的原因而能做到很好地利用其材;他對于各種官府中的官吏和有技術的人材,不和他們競争技能的高下而能做到很好地利用他們的工作成果;他侍奉君主,忠誠順從而不懈怠;他使喚下邊的人,公平而不偏私;他與人交往,依循道義而有法度;他住在家鄉,待人寬容而不胡作非為。
所以君子處境窮困時就一定享有名望,顯達時就一定能建立功勳;他的仁愛寬厚之德普照天下而不昏暗,他的明智通達能夠整治天地萬物、處理各種事變而不疑惑;他心平氣和,思想開闊,德行道義充滿在天地之間,仁德智慧達到了極點。
這種人就叫做聖人,這是因為他弄明白了禮義的緣故啊。
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
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
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
君射則臣決。
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
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譯文】
請問怎樣治理國家?回答說:我隻聽說君主要修養自己的品德,不曾聽說過怎樣去治理國家。
君主,就像測定時刻的标杆;民衆,就像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麼影子也正直。
君主,就像盤子;民衆,就像盤裡的水;盤子是圓形的,那麼盤裡的水也成圓形。
君主,就像盂;民衆就像盂中的水;孟是方形的,那麼盂中的水也成方形。
君主射箭,那麼臣子就會套上闆指。
楚靈王喜歡細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餓得面黃肌瘦的臣子。
所以說:我隻聽說君主要修養身心,不曾聽說過怎樣治理國家。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
民不親不愛,而求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
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
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
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
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
狂生者,不胥時而落。
故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