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的帝王之家,但是如果沒有才能又不公正,内則百姓怨恨他,外則諸侯背叛他,近處是境内不統一,遠處是諸侯不聽從,政令不能在境内實行,甚而至于諸侯侵略分割他,攻打讨伐他;像這樣,那麼他即使還沒有滅亡,我也要說他已經失去天下了。
聖明的帝王死了,那些擁有權勢的後代沒有德才,不能夠用來掌握天下,天下等于沒有了君主。
諸侯中如果有人能夠德行賢明威信崇高,那麼天下的人民就無不願意得到他讓他做自己的君長;然而暴君統治的國家偏偏奢侈放縱,怎麼能殺掉暴君呢,一定不傷害沒有罪過的民衆,那麼殺掉暴虐之國的君主就像殺掉一個孤獨無依的人一樣。
像這樣,就可以說是能夠使用天下人民了。
能夠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
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
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兇,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
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
故桀纣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
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纣者、民之怨賊也。
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纣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
以天下之合為君,則天下未嘗合于桀纣也。
然則以湯武為弒,則天下未嘗有說也,直堕之耳。
【譯文】
商湯、周武王并不是奪取天下,而是遵行那正确的政治原則,奉行那合宜的道義,興辦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禍害,因而天下人歸順他們。
夏桀、商纣并不是丢了天下,而是違背了夏禹、商湯的德行,擾亂了禮義的名分,幹出了禽獸般的行為,不斷行兇,無惡不作,因而天下人抛棄了他們。
天下人歸順他就叫做稱王,天下人抛棄他就叫做滅亡。
所以夏桀、商纣王并沒有擁有天下,而商湯、周武王并沒有殺掉君主,從這個角度就能證明它。
商湯、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商纣王,是人民的仇敵。
現在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把夏桀、商纣王當作君主,而認為商湯、周武王是殺君,這樣的話,那就是在譴責人民的父母,而把人民的仇敵當作君長,不吉利的事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如果認為天下歸附的人才是君主,那麼天下人從來沒有歸附過夏桀、商纣王,這樣的話,那麼認為商湯、周武王是殺君,就是天下人從來沒有過的說法了,這隻不過是在毀謗他們罷了!
故天子唯其人。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衆也,非至明莫之能和。
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
故非聖人莫之能王。
聖人備道全美者也,是縣天下之權稱也。
桀纣者、其志慮至險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為至亂也;親者疏之,賢者賤之,生民怨之。
禹湯之後也,而不得一人之與;刳比幹,囚箕子,身死國亡,為天下之大僇,後世之言惡者必稽焉,是不容妻子之數也。
故至賢疇四海,湯武是也;至罷不能容妻子,桀纣是也。
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纣為有天下,而臣湯武,豈不過甚矣哉!譬之,是猶伛巫跛匡大自以為有知也。
故可以有奪人國,不可以有奪人天下;可以有竊國,不可以有竊天下也。
可以奪之者可以有國,而不可以有天下;竊可以得國,而不可以得天下。
是何也?曰:國、小具也,可以小人有也,可以小道得也,可以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
國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聖人莫之能有也。
【譯文】
所以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選來擔任。
治理天下,那任務是極其繁重的,不是最強勁有力的人是不能夠擔負它的;那範圍是極其廣大的,不是最明辨的人是不能夠分辨它的;那人民是極其衆多的,不是最英明的人是不能夠協調他們的。
這三個最,不是聖人沒有誰能具備,所以不是聖人就沒有誰能稱王天下。
聖人,是道德完備、十全十美的人,他就像挂在天下的一杆秤。
夏桀、商纣王,他們的謀慮極其險惡,他們的思想極其愚昧,他們的行為極其昏亂。
親近的人疏遠他們,賢能的人鄙視他們,人民怨恨他們,他們雖然是夏禹、商湯的後代卻得不到一個人的幫助。
商纣王将比幹剖腹挖心,囚禁箕子,結果自身被殺、國家滅亡,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後世說到壞人,就一定要拿他作例證。
這就是他們不能保住妻子兒女的道理。
所以極有德才的人能囊括天下,商湯、周武王就是;極無德才的人不能庇護妻子兒女,夏桀、商纣就是。
現在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認為夏桀、商纣王擁有了天下而把商湯、周武王作為他們的臣子,難道不是錯得很厲害了嗎?拿它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