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君道篇第十二

首頁
    則的最大效驗。

    《詩》雲:“溫柔謙恭的人們,是以道德為根本。

    ”說的就是這種人。

     為人主者,莫不欲強而惡弱,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是禹桀之所同也。

    要此三欲,辟此三惡,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道莫徑是矣。

    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寶也,王霸之佐也。

    不急得,不知;得而不用,不仁。

    無其人而幸有其功,愚莫大焉。

     【譯文】 做君主的無不希望強盛而厭惡衰弱,希望安定而厭惡危險,希望榮耀而厭惡恥辱,這是禹和桀所相同的欲望。

    要實現這三種願望,避免這三種厭惡的東西,究竟采取什麼辦法最便利?回答說:在于慎重地選取相,沒有什麼辦法比這個更簡便的了。

    對于相的人選,有智慧而沒有仁德,不行;有仁德而沒有智慧,也不行;既有智慧又有仁德,這便是君主的寶貴财富,是成就王業霸業的助手。

    君主不急于求得相才,是不明智;得到了相才而不重用,是不仁慈。

    沒有那德才兼備的相而希望取得那王霸之功,愚蠢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今人主有大患: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知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污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譬之,是猶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語曰:好女之色,惡者之孽也;公正之士,衆人之痤也;修道之人,污邪之賊也。

    今使污邪之人,論其怨賊,而求其無偏,得乎哉!譬之,是猶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亂莫大焉。

     【譯文】 現在君主有個大毛病:讓賢能的人去做事,卻和不賢的人去糾正他;讓明智的人去考慮問題,卻和愚蠢的人去評判他;讓品德美好的人去幹事,卻和肮髒邪惡的人去評估他。

    像這樣,雖然想成功,能辦得到嗎?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豎起一根筆直的木頭而怕它的影子彎曲,糊塗沒有比這個更厲害的了。

    俗話說:“美女的姿色,是醜陋者的災禍。

    公正的賢士,是衆人的疖子。

    遵循道義的人,是肮髒邪惡者的禍害。

    ”現在讓肮髒邪惡的人來評判他們的冤家禍根而要求他們沒有偏見,能辦得到嗎?打個比方,這就好像豎起一根彎曲的木頭而要求它的影子筆直,昏亂沒有比這個更厲害的了。

     (知人)故古之人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

    取人之道,參之以禮;用人之法,禁之以等。

    行義動靜,度之以禮;知慮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積久,校之以功,故卑不得以臨尊,輕不得以縣重,愚不得以謀知,是以萬舉而不過也。

    故校之以禮,而觀其能安敬也;與之舉措遷移,而觀其能應變也;與之安燕,而觀其能無流慆也;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

    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可诎邪哉!故伯樂不可欺以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此明王之道也。

     【譯文】 古代的君主做事就不是這樣。

    他挑選人有一定的原則,他任用人有一定的法度。

    挑選人的原則,是用禮制去檢驗他們;任用人的法度,是用等級去限制他們。

    對他們的品行舉止,用禮制來衡量;對他們的智慧以及贊成或反對的意見,用最後的成果來考查;對他們日積月累的長期工作,用取得的功績來考核。

    所以,地位卑下的人不準用來監督地位尊貴的人,權勢輕微的人不準用來評判掌有大權的人,愚蠢的人不準用來計議明智的人,因此一切舉措都不會失誤。

    所以用禮制來考核他,看他是否能安泰恭敬;給他上下調動來回遷移,看他是否能應付各種變化;讓他安逸舒适,看他是否能不放蕩地享樂;讓他接觸音樂美色、權勢财利、怨恨憤怒、禍患艱險,看他是否能不背離節操。

    這樣,那些真正有德才的人與的确沒德才的人就像白與黑一樣判然分明,還能進行歪曲嗎?所以伯樂不可能被馬的好壞騙了,而君子不可能被人的好壞騙了。

    以上這些就是英明帝王的政治措施。

     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縣貴爵重賞以招緻之。

    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遠人,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雖聖人不能易也。

    欲得善馭--及速緻遠者,一日而千裡,縣貴爵重賞以招緻之。

    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遠人,能緻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雖聖人不能易也。

    欲治國馭民,調壹上下,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難,治則制人,人不能制也;亂則危辱滅亡,可立而待也。

    然而求卿相輔佐,則獨不若是其公也,案唯便嬖親比己者之用也,豈不過甚矣哉!故有社稷者,莫不欲強,俄則弱矣;莫不欲安,俄則危矣;莫不欲存,俄則亡矣。

    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他故,莫不失之是也。

     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無私人以官職事業,是何也?曰:本不利于所私也。

    彼不能而主使之,則是主闇也;臣不能而誣能,則是臣詐也。

    主闇于上,臣詐于下,滅亡無日,俱害之道也。

     【譯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