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仲尼

首頁
    異,派大官用豐厚的禮物去請他。

    亢倉子應邀來到魯國。

    魯侯謙虛地向他請教。

    亢倉子說:“傳說的話不真實。

    我能不用耳朵聽,不用眼睛看,但并不能改變耳目的作用。

    ”魯侯說:“這就更奇怪了。

    那麼你的道術是什麼樣的呢?我很想聽聽。

    ”亢倉子說:“我的形體與心相合,心與氣相合,氣與神相合,神與無相合,如果有極隐微的東西,極弱小的聲音,即使遠在八方荒遠之地以外,或近在眉睫以内,來幹擾我的,我一定都能知道。

    我也不曉得是我的七竅四肢所感覺到的,還是心腹六髒所知道的,它自然而然就知道罷了。

    ”魯侯十分高興。

    過了些天把這事告訴了仲尼,仲尼笑了笑,沒有回答。

     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欤?”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

    ”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弗知。

    ”曰:“五帝聖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

    ”曰:“三皇聖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

    ”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丘疑其為聖。

    弗知真為聖欤?真不聖欤?”商太宰嘿然心計曰:“孔丘欺我哉!” 【譯文】 宋國的太宰去見孔子,問:“你是聖人嗎?”孔子說:“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學問廣博知識豐富就是了。

    ”宋國太宰問:“三王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王是善于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不知道。

    ”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說:“五帝是善于推行仁義道德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也不知道。

    ”又問:“三皇是聖人嗎?”孔子說:“三皇是善于順應時勢的人,是不是聖人,那我不知道。

    ”宋國太宰大為驚駭,說:“那麼誰是聖人呢?”孔子的臉色一時有些變化,然後說:“西方的人中有一位聖人,不治理國家而國家不亂,不說話而使人自然信服,不教化而政令自然實行,偉大而寬廣啊,百姓不知怎麼稱贊他才好。

    我懷疑他是聖人,不知道真的是聖人呢?真的不是聖人呢?”宋國太宰默默地在心中計議說:“孔子在欺哄我啊!” 子夏問孔子曰:“顔回之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賢于丘也。

    ”曰:“子貢之為人奚若?”子曰:“賜之辨賢于丘也。

    ”曰:“子路之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于丘也。

    ”曰:“子張之為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于丘也。

    ”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者何為事夫子?”曰:“居!吾語汝。

    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賜能辨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

    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許也。

    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貳也。

    ” 【譯文】 子夏問孔子說:“顔回的為人怎樣?”孔子說:“顔回的仁慈之心比我強。

    ”又問:“子貢的為人怎樣?”孔子說:“端木賜的辯說能力比我強。

    ”又問:“子路的為人怎樣?”孔子說:“仲由的勇敢程度比我強。

    ”又問:“子張的為人怎麼樣?”孔子說:“颛孫師的莊重嚴肅比我強。

    ”子夏離開座位問道:“那麼這四個人為什麼要來做您的學生呢?”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

    顔回能仁慈卻不能狠心,端木賜能辯論卻不能沉默,仲由能勇敢卻不能怯弱,颛孫師能莊重卻不能随和。

    把四人的長處合起來交換我的長處,我也是不幹的。

    這就是他們拜我為師而不三心二意的原因。

    ” 子列子既師壺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

    從之處者,日數而不及。

    雖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與辨,無不聞。

    而與南郭子連牆二十年,不上谒請;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見者。

    門之徒役以為子列子與南郭子有敵不疑。

    有自楚來者,問子列子曰:“先生與南郭子奚敵?”子列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虛,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

    往将奚為?雖然,試與汝偕往。

    ”閱弟子四十人同行。

    見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與接。

    顧視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與群。

    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與言,衎衎然若專直而在雄者。

    子列子之徒駭之。

    反舍,鹹有疑色。

    子列子曰:“得意者無言,進知者亦無言。

    用無言為言亦言,無知為知亦知。

    無言與不言,無知與不知,亦言亦知。

    亦無所不言,亦無所不知;亦無所言,亦無所知。

    如斯而已。

    汝奚妄駭哉?” 【譯文】 列子拜壺丘子林為師,以伯昏瞀人為友,然後居住在城南邊上,跟列子相交往的,以百計數也不夠。

    即使這樣,列子也不誇耀自大。

    他們天天地一起讨論問題,遠近沒有不知道的。

    而與南郭子隔牆為鄰二十年,卻從不互相拜訪來往。

    在路上相遇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