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奇怪,唐風以為經曆了那麼多可怕的事,今夜又該噩夢連連了,但是當他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沉沉地睡了一夜,沒有噩夢,也沒有遭遇任何危險。
這恐怕是唐風進入沙漠以來,睡得最香的一個晚上了。
唯一讓唐風有些不爽的是,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霧。
霧氣并沒有前天那場濃霧大,但也足夠籠罩整個綠洲和宓城了。
宓城似乎是不願意讓人輕易得見它的真容,昨天唐風他們來到城下的時候已是黃昏,光線昏暗,不得見宓城全貌,今早白霧又給宓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欷歔不已。
五個人起來後,商量一番,決計先圍繞宓城的城牆走一圈,尋找那個所謂的“暗門”。
于是,衆人收拾好行裝,開始上路。
唐風走出了城門洞,正有一束陽光刺破白霧,照在他的身上和城牆上。
唐風停下腳步,回頭望去,思路不禁豁然開朗:“你們發現沒有,這座城門是朝向東方的。
”
“這能說明什麼?”韓江不解。
“東方是朝着太陽的方向。
昨天我們過來時,沒有在北面城牆上發現城門,你們說宓城會有幾座城門?”唐風反問衆人。
梁媛率先說道:“按理說這麼大的城池至少東南西北四面都應該有城門,但……但是北面沒有發現城門,東面卻有城門,中國古代建築是講究對稱的,而且都是面南背北,所以我推測應該在東南西三面各有一扇城門。
”
“三扇城門?”韓江略作沉思,道,“梁媛說得有道理。
一般來說中國古代的城市南門最重要,宓城一定會有南門,古代建築又講究對稱,所以西邊也應該有一座城門,這樣就是三座城門。
”
唐風聽了,笑而不語,沿着高大的城牆向南走去。
梁媛趕忙跟上唐風,追問道:“你問了我們,你倒是說啊?”
“我們馬上去看看不就清楚了!”
韓江也追上來:“是啊,你說宓城究竟有幾個城門?”
“你們覺得黨項人能有那麼多黃金用來築造城門?”唐風反問道。
“你的意思……宓城就東面這一座城門?”韓江驚道。
唐風并不直接回答韓江,而是又提到了耶律楚材的卷子:“你們難道忘了,耶律楚材說千戶鎮是模仿宓城而建的。
”
韓江一愣,沒明白唐風的意思:“可千戶鎮的城門是在南面的!”
倒是梁媛明白了唐風的意思:“唐風的意思是宓城也像千戶鎮一樣隻有一座城門!”
唐風終于點了點頭。
韓江費解地問:“可千戶鎮的城門開在南面,宓城怎麼會把城門開在東面?雖然耶律楚材說模仿了宓城,但也沒必要什麼都模仿宓城,千戶鎮小,所以一個城門就夠了,而宓城如此高大雄偉,怎麼可能就一座城門?”
“耶律楚材是沒必要什麼都模仿宓城,但是不要忘了我說過,千戶鎮的城門設置在軍事上是有特殊作用的——”
梁媛打斷唐風道:“所以你認為宓城的城門設置也是出于軍事防守的需要,有其特殊的作用,而千戶鎮正是模仿了宓城這一點,因此,兩者城門設置應該是一樣的,宓城也隻有一座城門。
”
幾個人說話間,唐風已經率先走到了宓城外牆的東南角。
唐風停下腳步,回頭望了望,随着氣溫的升高,霧氣漸漸散去,宓城的城樓伫立在晨曦中,莊嚴肅穆。
唐風看出了一些端倪:“你們注意到沒有,我們剛才從城門走到這裡,也就是宓城東南角的距離,明顯要比昨晚我們從東北角走到城樓的距離長,這說明什麼?”
大家仔細回憶。
“确實要長,這說明宓城的城門并不在東面城牆的正中。
”梁媛道。
“還說明宓城的設計确實和千戶鎮很相像。
千戶鎮的南門也并不在南面的中間,而是偏向右邊,宓城也是這樣,城門也明顯偏向右側。
”韓江覺出了一些味道。
唐風點點頭:“不錯,正是這樣。
我在千戶鎮就說過,南門城門不正對着正南面的大街是出于軍事防禦的需要,我想千戶鎮這點正是借鑒了宓城的設計。
”
雖然唐風分析得頭頭是道,但韓江還是不能完全相信這麼大一座城池隻有東面那一扇城門。
衆人繞過宓城的東南角,順着城牆和壕溝開始向西前進。
唐風不時向南面的密林望去,茂密的樹林擋住了他的視線,他想從南線進入宓城的通道也許就隐藏在這片密林中。
當他們走到南面城牆中間位置的時候,唐風的推斷得到了應驗——南面的城牆上沒有發現城門。
韓江和梁媛詫異地面面相觑,唐風倒笑了:“這下你們該相信我說的了吧!”
“這樣看來,西面城牆也不會有城門了!”梁媛喃喃地說道。
這時,一直跟在後面的馬卡羅夫卻說道:“你們不要光盯着找城門,關鍵是那個暗門!”
唐風點點頭:“老馬說得很對,現在看來我的推斷得到了印證,宓城隻有東面一個城門。
當黨項人在最後時刻用鐵水封堵了城門後,忽必烈的大軍是不可能從那個城門攻入宓城的,所以他們從暗門偷襲得手。
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無法從城門進入宓城,又缺乏攀登城牆的裝備,所以我們也隻有找到那個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