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韬——讲用兵的韬略 三疑

首頁
    親,必使遠民,勿使知謀,扶而納之⑤,莫覺其意,然後可成。

     惠施于民,必無愛财,民如牛馬,數■食之,從而愛之。

    心以啟智,智以啟财,财以啟衆,衆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

    ” 【注釋】 ①散衆:指分化瓦解敵國的軍隊。

     ②因:順應,利用。

    因之,意為因勢利導。

     ③張:嚣張。

    此處比喻驕傲自滿,忘乎所以。

     ④大:此處指龐大的國家機器。

     ⑤扶而納之:指用各種手段引誘敵人人我之圈套。

     【例證】 “攻強以強”,因勢利導,對強敵“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助長敵人的氣焰,這樣,敵人就會“太強必折,太張必缺”。

    冒頓就是運用這一策略而滅亡強敵東胡的。

     戰國時期,我國北方有一個稱為匈奴的少數民族,特别強悍,經常騷擾中原。

    秦統一後,派大将蒙恬北擊匈奴,匈奴戰敗,勢力衰弱,遠徙北方。

    秦朝末期,中原地區内亂,無暇顧及塞外,匈奴死灰複燃,又逐漸強大起來。

    當時匈奴單于名叫頭曼,因偏愛後妻阏氏所生的兒子,想廢掉太子冒頓。

    冒頓富有謀略膽識,在一次打獵途中,射殺父親頭曼,然後率衆把後母和少弟以及不服從他的大臣統統殺光,自立為單于。

     匈奴的東邊與另一強盛的少數民族東胡為鄰。

    東胡首領聽說冒頓弑父自立,便派使者前來索要頭曼的乘騎千裡馬。

    冒頓向群臣詢問對策,群臣都認為千裡馬是匈奴的寶馬,不能交出。

    冒頓搖搖頭說:“我怎能為了一匹馬而破壞與強鄰的友誼呢?”于是将千裡馬交與來使帶回。

    不久,東朝又派使者前來:“我們大王想要單于的阏氏為妾。

    ”冒頓又詢問群臣,大家義憤填膺:“東胡無禮已極,竟敢要讓大王的妻子給他當妾,請出兵消滅它!”冒頓還是搖搖頭說:“我怎能為了一個女人而破壞與強鄰的友誼呢?”于是将阏氏交與來使帶回。

    東胡首領兩次無理索求都輕易得手,認為冒頓膽怯,匈奴勢弱,越發驕傲起來,不把匈奴放在眼裡。

    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塊方圓千裡的土地無人居住。

    東胡又派人前來:“我們想獨占這塊土地。

    ”冒頓依舊詢問衆臣,一些人因前例在先,認為冒頓這次還會答應,于是贊成交給東胡。

    哪知冒頓聞言勃然大怒:“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能輕易送人!”立即将那些人同來使一起推出處死。

    然後集合兵馬,突襲東胡。

     東胡國王得到匈奴的良馬美人之後,整日淫佚,認為冒頓畏懼東胡勢力強大,不足為慮,因此毫不戒備。

    冒頓驟然率軍來到,東胡措手不及,被冒頓輕而易舉消滅。

    冒頓乘勝轉兵西向,西征月氏,南并樓煩,侵掠燕代,全部收複了秦時被蒙恬所奪去的匈奴故地,并不時進一步南下中原,對剛建立的漢王朝構成了極大威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