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均兵

首頁
    【提示】 本篇論述了車兵、騎兵、步兵的不同特點、作用以及它們之問作戰能力的對比、車騎的編制和戰鬥隊形。

    首先指出:“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要強敵,遮走北也。

    騎者,軍之伺候也,所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也。

    ”接着從平坦地形和險隘地形兩個方面比較了步、騎、車之間的作戰能力。

    最後論述了車兵的編制以及在平坦地形和險隘地形上所應采取的不同戰鬥隊形;騎兵的編制以及在平坦地形和險隘地形上所應采取的不同戰鬥隊形。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用戰車同步兵作戰,一輛戰車能抵擋幾名步兵?幾名步兵能抵擋一輛戰車?用騎兵同步兵作戰,一名騎兵能抵擋幾名步兵?幾名步兵能抵抗一名騎兵?用戰車同騎兵作戰,一輛戰車能抵擋幾名騎兵?幾名騎兵能抵擋一輛戰車?” 太公回答道:“戰卒,猶如軍隊的羽翼,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是用來攻堅陷陣,截擊強敵,斷敵退路的;騎兵是軍隊的眼睛,可以用來偵察警戒,跟蹤追擊潰逃之敵,切斷敵人糧道和襲擊散亂流竄的敵人。

    因此,戰車和騎兵的運用不恰當,在戰鬥中一名騎兵還抵不上一名步兵。

    全軍布列成陣,車、騎、步兵配合得當,那麼在平坦地形上作戰的法則是:一輛戰車可以抵擋步兵八十人,八十名步兵可以抵擋一輛戰車。

    一名騎兵可以抵擋步兵八人,八名步兵可以抵擋一名騎兵。

    一輛戰車可以抵擋騎兵十人,十名騎兵可以抵擋一輛戰車。

    在險阻地形上作戰的法則是:一輛戰車可以抵擋步兵四十人,四十名步兵可以抵擋一輛戰車。

    一名騎兵可以抵擋步兵四人,四名步兵可以抵擋騎兵一人。

    一輛戰車可以抵擋騎兵六人,六名騎兵可以抵擋戰車一輛。

    戰車和騎兵,是軍隊中最具有威力的戰鬥力量,十輛故車可以擊敗敵人千名,百輛戰車可以擊敗敵人萬名。

    十名騎兵可以擊敗敵人百名,百名騎兵可以擊敗敵人千名,這些都是大概的數字。

    ” 武王問:“戰車和騎兵的軍官數量配置和作戰方法應該怎樣?” 大公答道:“戰車應配備的軍官數量是,五輛戰車設一長,十輛戰車設一吏,五十輛戰車設一卒,百輛戰車設一将。

    在平坦地形上作戰的方法是,五輛戰車為一列,每列前後相距四十步,每輛左右間隔為十步,每隊問的前後距離和左右間隔各六十步。

    在險阻地形上作戰的方法是,戰車必須沿着道路前進,十輛戰車為一聚,二十輛戰車為一屯。

    車與車前後距離二十步,左右間隔六步。

    隊間的前後距離和左右間隔各三十六步,五輛戰車設一長,活動範圍前後左右各二裡,戰車撤出戰鬥後仍内原路返回。

    騎兵應配備的軍官數量是,五名騎兵設一長,十名騎兵設一吏,百名騎兵設一率,二百名騎兵設一将。

    在平坦地形上作戰的方法是,五騎為一列,每列前後相距二十步,每騎左右間隔四步,隊與隊之間的前後距離和左右間隔為五十步。

    在險阻地形上作戰的方法是:每列前後相距十步,左右間隔二步,隊間距離和左右間隔各二十五步。

    三十名騎兵為一屯,六十名騎兵為一輩,每十名騎兵設一吏,活動範圍前後左右各百步,撤出戰鬥後各自返回原來的位置。

    ” 武王說:“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大公曰:“以車與步卒戰,一車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車?以騎與步卒戰,一騎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騎?以車與騎戰,一車當幾騎?幾騎當一車?” 太公曰:“車者,軍之羽翼①也,所以陷堅陳,要②強敵,遮走北也;騎者,軍之伺候③也,所以踵④敗軍,絕糧道,擊便寇⑤也。

    故車騎不敵戰⑥,則一騎不能當步卒一人,三軍之衆成陳而相當,則易戰⑦之法,一車當步卒八十人,八十人當一車。

    一騎當步卒八人,八人當一騎。

    一車當十騎,十騎當一車。

    險戰⑧之法,一車當步卒四十人,四十人當一車。

    一騎當步卒四人,四人當一騎。

    一車當六騎,六騎當一車⑨。

    夫車騎者,軍之武兵也。

    十乘敗千人,百乘敗萬人。

    十騎敗百人,百騎走千人,此其大數也。

    ” 武王曰:“車騎之吏數⑩、陳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