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战车

首頁
    【提示】 本篇論述了車兵作戰的十種不利地形和八種有利戰機。

    首先指出了車、騎、步兵的戰術特點:“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别徑奇道。

    ”接着具體論述了車戰的“十死之地”、“八勝之地”。

    最後指出,将領如果能“明于十害、八勝,敵雖圍周,千乘萬騎,前驅旁馳,萬戰必勝。

    ”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戰車的作戰方法是怎樣的?” 太公答道:“步兵作戰貴在熟悉情況變化,戰車作戰貴在熟悉地形狀況,騎兵作戰貴在熟悉别道捷徑。

    車、步、騎都是作戰部隊,隻是用法有所不同。

    戰車作戰有十種死地,也有八種有利的情況。

    ” 武王問:“十死之地是哪些?” 太公答道:“可以前進而不能退回的,就是戰車的死地;逾越險阻、長途追逐敵人的,就是戰車的竭地;前面平坦易行,後面險阻難通的,就是戰車的困地;陷于險阻而難以出來的,就是戰車的絕地;毀塌積水的黏泥地帶,就是戰車的勞地;左面險阻有面平坦,還要向上爬坡的,就是戰車的逆地;盛草遍地,還要渡過深水的,就是戰車的拂地;戰車數量少,地形平坦,戰車與步兵又配合不當的,就是戰車的敗地;後面有溝渠,左面有深水,右面有高坡,就是戰車的壞地;晝夜大雨,連日不停,道路毀壞,前不能進,後不能退的,就是戰車的陷地。

    這十種地形都是戰車的死地。

    所以愚将由于不了解這十種死地的危害而失敗被擒,智将由于能避開這十種死地而取得勝利。

    ” 武王問:“八種有利的情況是哪些?” 太公答道:“敵人的前後行陣尚未布定,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旌旗紊亂,人馬不斷調動,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士卒有的向前,有的退後,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陣勢不穩,士兵在前後相互觀望,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前進則猶疑不定。

    後退時恐懼害怕,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全軍突然驚亂,擠成一團,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在平坦地形上與我交戰,至日暮時還未結束戰鬥,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敵人長途行軍,至大黑才宿營,三軍恐懼不安,就用戰車乘機攻破它。

    這八種情況都對戰車作戰有利。

    将帥知道了上述戰車作戰的十種死地和八種有利情況,即使敵人把我四面包圍,用千乘萬騎向我正面進攻,兩側突擊,我也能每戰心勝。

    ” 武王說:“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戰車奈何?” 太公曰:“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别徑奇道①,三軍同名而異用也,凡車之死地②有十,其勝地③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也;越絕險阻,乘敵遠行者,車之竭地也:前易後險者,車之困地也;陷之險阻而難出者,車之絕地也;圮下漸澤④、黑上黏植⑤者,車之勞地也:左險右易,上陵仰阪⑥者,車之逆地也;殷⑦草橫畝,犯曆深澤者,車之拂地也;車少地易,與步不敵者,車之敗地白話六韬也;後有溝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車之壞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潰陷,前不能進,後不能解者,車之陷地也。

    此十者,車之死地也。

    故拙将之所以見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 武王曰:“八勝之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