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宪问第十四

首頁
    uò,慚愧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實現這些話就是很困難的了。

    ” 陳成子①弑簡公②。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③。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④,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⑤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 【注釋】 ①陳成子:即陳恒,齊國大夫,又叫田成子。

    他以大鬥借出,小鬥收進的方法受到百姓擁護。

    公元前481年,他殺死齊簡公,奪取了政權。

     ②簡公:齊簡公,姓姜名壬。

    公元前484 ̄前481年在位。

     ③三子:指季孫、孟孫、叔孫三家。

     ④從大夫之後:孔子曾任過大夫職,但此時已經去官家居,所以說從大夫之後。

     ⑤之:動詞,往。

     【譯文】 陳成子殺了齊簡公。

    孔子齋戒沐浴以後,随即上朝去見魯哀公,報告說:“陳恒把他的君主殺了,請你出兵讨伐他。

    ”哀公說:“你去報告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退朝後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君主卻說‘你去告訴那三位大夫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報告,但三位大夫不願派兵讨伐,孔子又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呀!” 【評析】 陳成子殺死齊簡公,這在孔子看來真是“不可忍”的事情。

    盡管他已經退官家居了,但他還是鄭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訴了魯哀公,當然這違背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戒律。

    他的請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以孔子心裡一定是很抱怨,但又無能為力。

     子路問事君。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譯文】 子路問怎樣事奉君主。

    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可以犯顔直谏。

    ”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通達财利。

    ” 【評析】 對于“上達”、“下達”的解釋,在學術界有所不同。

    另兩種觀點,一是上達于道,下達于器,即農工商各業;二是上達長進向上,日進乎高明;下達是沉淪向下,日究乎污下。

    可供讀者分析判别。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譯文】 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别人看。

    ” 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

    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釋】 ①蘧伯玉:蘧,音qú。

    人名,衛國的大夫,名瑗,也孔子到衛國時曾住在他的家裡。

     【譯文】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訪孔子。

    孔子讓使者坐下,然後問道:“先生最近在做什麼?”使者回答說:“先生想要減少自己的錯誤,但未能做到。

    ”使者走了以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職位,就不要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情。

    ”曾子說:“君子考慮問題,從來不超出自己的職位範圍。

    ” 【評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被人們廣為傳說的一句名言。

    這是孔子對于學生們今後為官從政的忠告。

    他要求為官者各負其責,各司其職,腳踏實地,做好本職份内的事情。

    “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樣是這個意思。

    這是孔子的一貫思想,與“正名分”的主張是完全一緻的。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 【評析】 這句話極為精煉,但含義深刻。

    孔子希望人們少說多做,而不要隻說不做或多說少做。

    在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誇誇其談的人,他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盡了大話、套話、虛話,但到頭來,一件實事未做,給集體和他人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因此,對照孔子所說的這句話,有此類習慣的人,似乎應當有所警戒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譯文】 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聰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

    ”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我表述啊!” 【評析】 作為君子,孔子認為其必需的品格有許多,這裡他強調指出了其中的三個方面:仁、智、勇。

    在《子罕》篇第九當中,孔子也講到以上這三個方面。

     子貢方人①。

    子曰:“賜也賢乎哉②?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