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冶长第五

首頁
    ” 【評析】 孔子向來認為,一個人的欲望多了,他就會違背周禮。

    從這一章來看,人的欲望過多不僅做不到“義”,甚至也做不到“剛”。

    孔子不普遍地反對人們的欲望,但如果想成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棄各種欲望,一心向道。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 【譯文】 子貢說:“我不願别人強加于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别人身上。

    ”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②與天道③,不可得而聞也。

    ” 【注釋】 ①文章:這裡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

     ②性:人性。

    《陽貨篇》第十七中談到性。

     ③天道:天命。

    《論語》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但不見有孔子關于天道的言論。

     【譯文】 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 【評析】 在子貢看來,孔子所講的禮樂詩書等具體知識是有形的,隻靠耳聞就可以學到了,但關于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深奧神秘,不是通過耳聞就可以學到的,必須從事内心的體驗,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譯文】 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子貢問曰:“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注釋】 ①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稱。

     ②敏:敏捷、勤勉。

     【譯文】 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谥号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谥号叫‘文’。

    ” 【評析】 本章裡,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

    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

    “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

    “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于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

    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

    二是學于百姓,在他看來,群衆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

    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态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産生了深遠影響。

     子謂子産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注釋】 ①子産:姓公孫名僑,字子産,鄭國大夫,做過正卿,是鄭穆公的孫子,為春秋時鄭國的賢相。

     【譯文】 孔子評論子産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 【評析】 本章孔子講的君子之道,就是為政之道。

    子産在鄭簡公、鄭定公之時執政22年。

    其時,于晉國當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五世,于楚國當共王、康王、郏敖、靈王、平王五世,正是兩國争強、戰亂不息的時候。

    鄭國地處要沖,而**于這兩大國之間,子産卻能不低聲下氣,也不妄自尊大,使國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孔子對子産的評價甚高,認為治國安邦就應當具有子産的這四種道德。

     子曰:“晏平仲①善與人交,久而敬之②。

    ” 【注釋】 ①晏平仲:齊國的賢大夫,名嬰。

    《史記》卷六十二有他的傳。

    “平”是他的谥号。

     ②久而敬之:“之”在這裡指代晏平仲。

     【譯文】 孔子說:“晏平仲善于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 【評析】 孔子在這裡稱贊齊國大夫晏嬰,認為他與人為善,能夠獲得别人對他的尊敬,這是很不容易的。

    孔子這裡一方面是對晏嬰的稱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他的學生,向晏嬰學習,做到“善與人交”,互敬互愛,成為有道德的人。

     子曰:“臧文仲①居蔡②,山節藻棁③,何如其知也!” 【注釋】 ①臧文仲:姓臧孫名辰,“文”是他的谥号。

    因不遵守周禮,被孔子指責為“不仁”、“不智”。

     ②蔡:國君用以占蔔的大龜。

    蔡這個地方産龜,所以把大龜叫做蔡。

     ③山節藻棁:節,柱上的鬥拱。

    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

    把鬥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繪以水草花紋。

    這是古時裝飾天子宗廟的做法。

     【譯文】 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鬥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 【評析】 臧文仲在當時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