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采石矶

首頁
    嶽飛的名譽,一償亡夫的遺願就要趁此時,至少她是這麼确定的。

     皇太子微笑地擡起臉,他向列席的文武官員說: “我期待諸君能夠一雪靖康之恥!現在就要靠各位的功勞以朝天阙了!” 他引用了嶽飛的詞。

    要一雪靖康之恥,就是要替三十幾年前被金軍所虜的徽宗和欽宗報仇。

    而朝天阙就是說參上朝廷之意。

    于是列座的大臣和将軍便了解這名皇太子在即位後,是一定會回複嶽飛的名譽的。

     “黑蠻龍說過近日金國的真天子即将登場,看來本朝也是如此。

    真是謝天謝地,你爹也能夠安心了!”歸席的梁紅玉這麼低聲向子溫說道。

     ※※※ 翌日,子溫和虞允文一同領着兵士從建康府出發,梁紅玉則留在皇太子的跟前。

    而出戰時子溫的“夫戰勇氣也”的軍旗,則是梁紅玉所刺繡的作品。

     另一邊,長江北岸的全軍陣營正因勝利而沸騰。

    不過,完顔亮及将軍們則高興不起來,就算前面勝利了,但後方的不安則未減。

     前年開始的契丹大叛亂依然持續着。

     對他們來說,這是一賭民族存亡的叛亂。

    起因是完顔亮将契丹族的壯丁全部征去作為伐宋軍的根基,因而使不滿和不安爆發。

    就像是幹野中所放的火一樣,叛亂一舉蔓延,萬裡長城之北有一舉脫離中央政府統制之虞。

     為此,亮令白彥恭、結石烈志甯、完顔采英等前往鎮壓叛亂,戰果卻一直不彰。

     此外,宮廷中還發生了慘劇,那就是勸谏伐宋的皇太後為亮所殺。

     她并不是他的生母,而是亮的父親大太子宗幹的正妻,因而受有皇太後的稱号。

    被殺的皇太後迅速地在宮中火葬,遺骨被放流于河中。

    同時,随着皇太後還有十數名的侍女同時被殺。

     勸谏伐宋的延臣也一一被殺,如蕭秃刺、斡盧保、外散師恭、蕭脫、蕭懷忠等人皆是,其中還有被滅族的。

    宰相張浩并沒有被殺,畢竟他對金的國政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他也被打了不少杖。

    以半生半死的狀态從宮中被運出去。

     反對伐宋的行動在宮廷外更為激烈,軍隊中的兵員相繼脫逃,有單獨逃脫的,也有以千人為單位堂堂舉旗離開的。

    當伐宋的大軍往南前進時,脫逃者則往相反的方向而行,他們昂然地宣言: “我們要往東京迎立新天子!” 也就是說,要推舉在東京留守的完顔雍為新皇帝,于是,廷臣們認為目前不是伐宋的好時機。

    而亮則放話: “餘可不是軟弱的宋人,餘可是會因言論而殺士大夫的!” 于是誰也不說話了。

     亮隻要一想到自己的威嚴會讓廷臣們害怕,他就覺得滿快樂的。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是廷臣們放棄了亮。

    這一點亮并不知道,外人都清楚的很。

     亮對漢文化的傾倒似乎盡表于甲胄之上,他的甲胄幾乎完全看不出女真族的風格,而是像中國天子親征時的絹戰袍和白銀的甲胄。

    上面還有以紅玉為雙眼的龍形雕刻。

     亮如能征宋成功的話,他即能以北方民族的王者而支配中國的全土,成為曆史上的英雄。

    這華麗的樣子早已在亮的腦海中描寫了不知多少次,而且還是極瑰麗的彩色。

     Ⅲ 老将劉倚的沉靜作戰大概可說是成功的吧!輕而易舉地到達長江北岸的完顔亮,早就以勝利者自居,江南仿佛早就是他的囊中物。

     就算萬一東京的雍真的叛變的話,他也不害怕,隻要反轉六十萬大軍,馬上就可以将他擊斃。

     這時指揮六十萬金軍的主要将軍有完顔昂、李通、烏延蒲盧澤、徒單貞、徒單永年、完顔元宜、蘇保衡、許霖、蒲察斡論等,不隻是兵士,連指揮官們都是由女真族、漢族、契丹族等混成的。

     亮雖醉心于中國文化,在行政和文化上重漢族,但在軍事上則重契丹族,因而契丹族的彈壓、叛亂自是惹他懊惱。

    像完顔元宜本是遼的貴族,之所以會和金的皇族同姓完顔,那都是完顔亮所賜的。

     “他們應該點出我才是!” 亮深信如此。

    他對别人對于自己的怨總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宋的吳磷率領十萬兵士越過奏嶺,對京兆府造成了威脅,請送援兵前來!” 急報是金軍的司令官徒單合喜發出的。

    他正式的官職為西蜀道行營兵馬都統制,和副将張中彥一同向四川方面進擊,由于宋的主戰力集中在長江下遊,因此,他們原想趁機侵入四川,沒想到吳磷竟然主動出擊。

    而這自是依梁紅玉、子溫和吳磷的會談而立下的作戰行動。

     吳磷的目标京兆府,就是唐代的國都長安,隻要将它攻下,西方的廣大領土即盡失。

    因此亮分出了十萬軍隊急趕往京兆府。

     另一方面,在建康府附近到達長江南岸的虞允文和子溫,則正遭到危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