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夜

首頁
    Ⅰ 當子溫和梁紅玉再度踏上杭州臨安府的土地,已是宋紹興二十七年三月的事了!過了一年多,他們終于平安歸來。

     從四川到江南,順長江而下的船旅,是帶着春色的閑情。

    當他們要離開四川盆地、通過三峽之時,河幅急速變窄,左右所見均是斷崖,水流和風流亦加速咆哮着,渦流般的雲在飛也似的疾船上掠過。

    斷崖上的松柏密林間,鳥嗚猿聲不絕。

    當過了三峽,河床再度擴展之際,便來到了湖北的平野。

     在子溫之二十年後,一名文人範成大,也乘船順着長江而下,他所記的一本明朗而風趣的旅遊記錄,就是有名的《吳船錄》。

     在将近洞庭湖的時後,子溫一行人曾一度停船。

    二十年前,在這個美景不輸西湖的大湖上,嶽飛曾滅去了強大的湖賊。

    而就在這附近,有着梁紅玉的舊知劉倚。

     “有儒将之風”乃是《宋史·劉倚傳》中的記載。

    所謂的儒将,就是武将修有以儒學為首之學問之人,而劉倚正是這樣能令人感到知性和品格的人物。

     對于梁紅玉的到訪,劉倚先是一驚,然後便露出老友重逢的笑臉: “啃,這不是韓家軍的女将軍嗎?真是稀客、稀客!近來可好?” 老人的聲音朗朗,正像書上“聲如洪鐘”的記載一般。

    他擔任荊南節度使一職已經十年以上,深受兵士和民衆的敬愛,也是少數仍健在的“抗金名将”之一。

     “劉三相公倒是精氣十足!”梁紅玉的臉上也滿布着懷念之喜。

     劉三相公是對老英雄劉倚的敬稱,紹興二十七年時,六十歲的劉倚還比韓世忠小九歲,和梁紅玉同年。

    劉倚少年時即随父從軍,以精準的弓法聞名,年紀輕輕即立下了勇名,讓西夏軍深為恐懼。

     在與金軍的戰鬥之中,劉倚的鐵騎隊也有相當的武勳。

    當他在守順昌城之時,他就直接開了城門靜靜地等待金軍的到來。

    金兵因懷疑另有伏兵,因此棄戰而去。

    讓劉倚在膽略上再加一筆。

     而當金軍在東村紮營時,他也率隊做了留傳後世的夜襲。

    當夜,劉倚帶着勇士百人殺人金軍,由于他策略周密,在一兵未損的情況下,殺了金軍五百餘人。

     就這樣,劉倚以其巧妙果敢的戰術,遲緩了金軍南下的速度。

    當四太子宗弼決定親征時,曾在遠望了劉倚所在的順昌城後,發出豪語: “像這樣的小城,用我的鞋尖就可以踢倒了!” 這是紹興十年(西元一一三O年)夏天的事,劉倚硬是以這樣一個小城抵擋了二十萬金軍的攻擊,直到宗弼斷了念頭領兵而去。

     被稱為“神機武略”的劉倚,因受了張俊的讒言而被秦桧左遷,但這并不影響劉倚的名譽。

     隻不過,四川的吳磷對劉倚的将才并沒有很高的評價,在《宋史·吳磷傳》中有着以下的記錄: “信叔雖有雅量,卻無英慨。

    ” 信叔是劉倚的字,意指他雖是個具寬大度量的人物,但卻欠缺了英雄的強勢。

    關于這一點,後世的史家也很意外。

    所以在《宋史》上留下了“豈冥然乎?”的疑問。

    惟一可能的理由,大概是因為嶽飛被秦桧殺害、韓世忠亦棄官而去,劉倚卻未對秦桧有任何對應,反而接受了荊南節度使一職的事,讓個性剛烈的吳磷看不過去吧! 劉倚在聽了子溫說明金國的事情之後,出現了充滿自信的微笑: “很好!這應該會是我生涯中的最後一戰了!” 子溫與劉倚分别後繼續趕路,到建康府的時候将母親托給彥質、彥古兩位弟弟照顧,然後自己一個人騎馬趕到臨安府。

     到了臨安府後,子溫先去拜訪虞允文,午睡中的主人立刻起來迎接,連鞋子都漏穿了一隻腳,就像是有名的仙人藍采和一般。

    這舉動讓子溫深感其好意。

     “您的風骨真像是要直接成仙一般呢!” 虞允文笑了笑,子溫也笑了。

    在談笑之間,虞允文将子溫引人了書房,一面勸茶一面問起金國的事情,在得知金主确實有人侵的打算後,虞允文即不再追問,反倒要子溫把詳情先告知陛下。

    在此,虞允文把話題一轉,将宮廷中人事動靜告知子溫。

    去年成為宰相的萬俟離,已經老邁到連高宗的臉孔都沒法分辨,在公務和禮儀上也失敗連連,看來即将引退了。

     “聽說他在宮中小眠時,常因惡夢大叫不已,聽說是嶽鵬舉的靈魂作祟,身體也愈來愈瘦,一定無法長久下去的!” 虞允文的語氣似乎有些幸災樂禍,不過子溫也同意,讓萬俟離在自己家中死去,對他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今後重要的,也許是很快就會有人發動較激烈的主戰論,要給金國來個先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