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采石矶

首頁
    退之意。

     “後退者斬!” 老将成闵揮舞着大刀沖向金兵,他的十一個兒子則各執劍守護着父親。

     金軍再度發動了猛烈的攻勢,但他們的後方卻起了黑煙,原來,子溫的伏兵已經過斷了金軍的後方,以火行射向軍船。

    在動搖之中,時俊的兩千名騎兵開始了出面攻擊,一舉逆轉了形勢。

     金軍被燒毀的軍船超過三百艘,戰死者達兩萬人,投降的也超過一萬人。

    因為他們知道戰敗回來會遭到什麼後果,所以會投降也是理所當然。

     在這一戰之後,葉義問動員了兵士和民衆,在近海岸處布下了防禦設施,就是防止金的騎兵突進,而在平地戰壕,内設被稱為“宮隊的尖利武器”。

     “很好,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他滿足地點着頭。

    天亮時,這些防禦設施卻完全消失了!原來,夜間的潮汐早已将之完全卷去。

     “什麼嘛!這個大官居然不知道潮汐的漲落嗎?” 露骨的嘲笑讓葉義問完全喪失了自信,此後,他下的命令再也沒有人要搭理。

     真是可惜,子溫心想。

    葉義問身為文官絕非無能或不誠實之輩,隻不過,實戰的指揮是與儒學素養、詩文能力完全無關的。

    他還是應該在官廳内對着書桌才對。

     不過,相對地,對虞允文和子溫來說,做事情方便多了,他們的判斷和選擇,葉義問都不會妨害,而能正确迅速地實行。

    雖然書面上還是飾有葉義問的名字,但虞允文和子溫已完全地負責了作戰。

     “雖然金軍已經數度被擊退,但如此下去,我方的兵士也會疲勞的,子溫殿下!” “那麼,就由我方來主導攻擊吧!” “看來,子溫殿下已經等待很久了!” 雖然滿是笑顔,但在這四年間“徹底活用長江之無險以防衛金軍,以待金國内的異變”的方針之下,兩人已将長江及周邊的地形、水流、氣象……等研究得相當徹底,并沒有變更方針的必要。

    隻是,這或是積極地動搖金軍心理的好時機也說不定。

     在将來的水軍都督李寶招了進來之後,虞允文他們開始讨論起來。

    李寶出身河北,是從金國占領的故鄉中逃出投身宋軍的男子,他并沒受過正規的武将教育,但在對金的遊擊戰中卻立有不少戰功。

    他保有的一百二十艘軍船雖均不大,但卻具速度和輕捷;三千名的部下也都不是正規的官軍出身,而是具有航海及與海賊戰經驗的義勇兵。

     讨論很快有了結果,這是以前就有的作戰方案,隻是等待時機實行而已。

    當日,子溫就與李寶同行,成了船上的人。

     Ⅴ 金的水軍集結在大陸東方海上一個叫做唐島的地方,這是個距長江河口北方約兩百裡的沿岸島嶼,後來因泥沙堆積而完全成了大陸的一部分。

     冬十一月,海上的北風強勁、波浪高聳。

    心想,夜間的狀況會更糟的李寶之船團就隐于距唐島相隔一個海峽的石日島之前,等待着下一夜的到來。

     而在海面變黑的同時,李寶和子溫的船團動了!風帆吃了強風,就在與金的水軍隻差一些些的距離上于海面放油,乘着受風的潮流,油很快地就包圍住了金的軍船。

     正在準備放火時,黑暗的海面上浮出了細微的呼聲,乘着數艘小舟的男子們排死地呼叫着,而且用的還是漢語: “我們是中原的遺民,請救救我們吧!” 他們如此報着自己的名号。

    所謂的中原遺民,就是原本居住于黃河流域的漢族人,當金軍人侵時,由于逃得慢了些,因而被納入金的支配之下。

    女真族并不适于水,因而水軍多數征用漢人,他們前一夜在發現了李寶的船團後,心中既不想告知女真族,又希望宋軍勝利,因而脫逃前來歸順宋軍。

    而這一點正是金軍裡内部的大弱點。

     “知道了!你們趕快脫去甲胄,或用小舟、或是遊泳,到岸上去等待,等一下就去相救。

    快,金的軍船馬上就要起火了!” 在目送小舟迅速離去後,李寶和子溫開始了行動,将着火的松明投人海中。

    立刻,海上的油就被點燃,如同黃金色的龍一般好幾條在海面疾行着,包圍了金的軍船。

    當金兵發現時,燃燒的火牆已經擋住了他們。

     接着,爆炸發生,轟隆的聲音切裂了夜空,火焰和黑煙在海上渦卷着,火的粉屑形成了灼熱的黃金雨降落水面,紅色的怪鳥數十隻在夜空中揮動着,那些都是燃燒的帆布在空中飛舞的樣子。

     在交錯的光與暗之間,李寶所指揮的宋軍船艇如順流而下的魚群般疾行,或以弩放箭,或以斧鈞将敵船的船隻打開大洞,還在船與船間搭上闆橋展開肉搏戰。

    而被人水相逼的金兵早就恐慌得無法應戰。

     最後,當大的軍船接觸時,子溫率兵士跳了上去,拔劍尋找着敵人的蹤影,在甲闆上舉着大刀斥喝着兵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