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吞了一口口水。
完顔亮死于此
宋的老将劉銷所寫的六個黑色的大字,在白色的牆壁上躍躍欲現。
除了大為不吉之外,不寫“大金國皇帝”,也不寫“金主”,竟然直呼他的本名,實在是太無禮了!劉倚當初就是為了要讓完顔房大怒而寫的。
“把府廳給我燒了!”。
亮大叫着。
然而,在這北風呼呼的時期,為了避免釀成火災,也隻有取消放火的成命,然後命令三百名兵士将府廳的白壁塗黑。
在寒風中,兵士們磨着大量以桶計數的墨汁,努力地塗着牆壁。
而亮則告知諸将:
“聽說附近的烏江有西楚霸王的廟宇,一定要去拜禮一下!”
“西楚霸王”指的就是項羽,他雖是用兵的天才,也是在中華帝國的曆史上以勇猛著稱、鮮少人能匹敵的強者。
他與虞美人的悲戀、哀壯的最後自刎、以及“四面楚歌”等故事可說是流傳甚廣。
亮本身為一詩人,當然也愛這樣的悲壯美,既然聽說了項羽的廟在附近,豈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于是,亮領着數萬将兵前往烏江的霸王廟。
這間祭祀着一千四百年前英雄的廟宇十分雄壯,建築材料也十分的高價,然而因金軍人侵之故,所有負責的當職人員全都逃走了,給人十分荒涼的印象。
亮立刻動員了兵士們清掃,看着壁上真人大小的項羽畫像,亮歎息了一會兒之後,随即焚香禮拜。
相信在這種時候,身為詩人的亮應該是有作詩吟唱,隻是這些詩詞并沒有傳至後世罷了。
“英雄惜英雄呀!”在大聲的歎息之後。
亮的眼淚掉了下來。
想到項羽那如戲劇般的生涯、和虞美人的别離等情景,感情豐富的他不由悲泣起來。
“霸王的雄志,就由我亮繼承統一天下,請您等着看吧!”
不過,沉浸在感動的浪濤裡的,就隻有亮一個人,周圍的文官和武将們都知道他們的皇帝是個很會自我陶醉的專家。
而且,将自己比喻為項羽可說是相當地不吉利,因為項羽雖是絕世的英雄、蓋世的天才,但結局卻是敗死在漢高祖手中。
大家心中雖這麼想,卻沒有人說出口。
從霸王廟出來後,亮回到了揚州。
在看到府廳的牆壁都被塗黑之後,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接着在城外西南的瓜州渡設置了大本營,這是個可見長江豐沛水流的場所,也是風景絕佳的一個地方。
“不管是黃天蕩還是和尚原,凡是三個字的地名都對全軍不吉!采石矶和楊林口也是三個字的、看來瓜州波也不是個好地方。
”
像這種迷信的聲音,是不會傳人亮的耳中,而被運到大本營内的,則是三百位被選人後宮的美女,以及供她們使用的物品、化妝品、衣物等。
亮就在美女的環繞之下,在大本營中悠悠地看着金軍與宋軍之間的死鬥。
Ⅱ
在采石矶、楊林口敗北的金軍指揮官們,并不像亮那樣對人生感到樂觀。
讓金軍緊張的,是關于李顯忠和楊沂中的情報,他們并不像虞允文及子溫一樣為無名的新人,他們是從四太子宗弼、嶽飛、韓世忠等人的時代即于戰場上生存戰将級人物。
他們的名字,自然讓金軍感到緊張。
李顯忠帶着約兩萬的精銳與虞允文會合。
正确來說,應該是一萬九千八百零六人,之所以會有這麼正确的數字,是出于《宋史》的記述,而這支精銳部隊對金軍自是很大的威脅。
至于楊沂中這邊,則是帶着水軍與虞允文會合,并在采石矶的高台上進行部隊閱兵和水軍的演習。
在長江本流上集結的軍船,也算是對金軍的一種示威。
他們在北岸的金軍眼前以三百艘軍船從上流到下流,如飛鳥般疾速、一絲不亂的操船之妙,讓全軍大開眼界。
“看到那動作了嗎?”
金的将兵們竊竊私語着。
宋的水軍已足夠使他們驚歎不已了!
而唯一不覺吃驚的隻有皇帝亮而已,他騎着裝有黃金鞍的駿馬,用着嘲笑的口吻:
“這些隻不過是紙船罷了!”
他認為這些船在實戰中是沒有幫助的,真是非常自信和驕慢,然而這些話對兵士卻不具任何勉勵的作用。
在水戰方面,金軍有相當的自卑感,即使是以前和武神般的四太子宗弼也在黃天蕩之戰中敗于韓世忠,而且前些日子,金的水軍才剛于東方海上被擊滅不是嗎?
在人心惶惶之下,噩耗又再度傳來,原來李顯忠已經到達前線,軍船在距揚州上遊百裡的地方渡過長江。
金軍遭到李顯忠的快攻!在橫山洞與李相遇的兩萬金軍,幾乎一下子就被擊潰。
在馬上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