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会

首頁
    衆人叫喊着主将的名字,并且四處尋找了片刻,接着終于發現在水中載浮載沉的張全身體。

    隻有身體而已。

    他的頭不知道掉落至何處而不見蹤影。

    血水已被溪流沖洗幹淨,因此頸部的平整切口看起來是白色的。

     張全的部下個個戰栗不已,并且驚慌失措地達成協議。

    不論是多麼豐厚的懸賞,在失去了指揮官的情況下繼續深追的話實在過于冒險。

    元兵決定暫且撤回。

    目送着這些元兵離去之後,一個男子的臉從水中岩石的陰影處冒了出來。

     “還是死不了嗎?沒想到要死還真不容易啊!” 這個渾身淌着水滴如此自嘲的男子就是鄭虎臣。

     ※※※ 完全不知張全橫死,二王一行繼續沿着山路前進。

    根據《宋史》所述,這段山中逃難之行持續了七日。

    經曆了千辛萬苦之後,二王一行總算抵達溫州。

     溫州市正好面對着瓯江,是個通達外海的港口都市。

    由于氣候溫暖,因此在唐代之時便被命名為溫州。

    茶葉、蜜柑、竹子等等之買賣相當知名。

     這裡有座名為江心寺的寺廟。

    它是一間和宋朝頗有淵源之寺廟。

    那是距離此時大約一百五十年左右的事情。

    宋朝高宗皇帝被渡過長江南下的金兵追擊之時,曾經短暫地藏身于寺中。

    後來幸得韓世忠、嶽飛等等“抗金名将”之反擊,将金兵驅逐回長江以北,高宗皇帝才得以回歸臨安。

    由于這段插曲,江心寺從此以後便成了所謂的吉祥之地,而極為聞名。

    二王一行在此寺中再次宣誓“複興宋朝”之志,并且向各地廣發檄文,招募勤王軍隊。

     經過五日左右的休養,山中行之疲憊已差不多回複之際,陸秀夫提出了建議。

    溫州雖為良港,但是土地狹小,無法集結大軍。

    不如南下以福州為根據地。

     臨安府開城投降之前,陳宜中為右丞相,而陸秀夫隻不過是個禮部待部。

    丞相和地方首長之間的地位差了一截。

    馀此之外,在年齡方面也是陳寶中稍長。

     盡管如此,陳宜中卻有種被陸秀夫壓倒之感覺。

    雖然來到二王身旁效力,但是臨安府投降之前的逃亡所造成的自卑感始終都存在。

    張世傑等人嘴裡不說,但是臉上卻仿佛寫着“事到如今你還來做什麼?”之表情。

    陸秀夫仍是一貫地謙恭有禮,隻是内心不知想法如何,陳宜中不覺在心中臆測了起來。

     到達溫州之後,陳宜中注意到一件事情。

    僅次于張世傑的猛将劉師勇不見了。

    這個人應該不是個會降服于元軍的人,所以特别詢問了他的下落,豈料得到的,回答竟是“醉死了”。

     “真是太可惜了。

    ” 陸秀夫以沉痛的表情說道。

     陳宜中回憶起當初聽到常州陷落以及大屠殺消息時的情形。

    那個時候陳宜中當然也對元軍之殘酷感到戰栗不已,接下來又聽到劉師勇等四位将軍拼死奮戰的義舉,更是忍不住地發出歎息。

    不止是單純的感慨而已,陳宜中還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并且不知不覺地脫口而出。

     “話說回來,那個時候他們幾個若是不要多做無謂的抵抗,常州的百姓或許就不至于慘死了。

    ” 陸秀夫回答的語調相當冷漠。

     “若是聽到丞相所言,元軍官兵想必會十分喜悅吧。

    自己的所作所為竟然有人認同呢!” “啊、不,我的意思并不是要為元軍之惡行正當化!” 陳宜中驚慌失措地死命辯解。

     “我由衷地認為四位将軍真的是忠勇至極,然而下場卻如此悲慘,實在是令人遺憾。

    ” “不投降就是死。

    逼迫他們在二者之中選擇其一的是元不是宋啊!” “沒錯。

    你說的對。

    ” 陳宜中點頭贊同。

    他實在厭惡自己,為什麼明明了解陸秀夫的話中之意,但是嘴裡卻仍舊不自覺地吐出了這般低俗的感傷。

    倘若自己心中一開始就抱持着那種想法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特意趕來投效二王吧。

    如同劉聲伯所說的一樣“将國家興亡置之度外”,什麼都不管地悠然自在地過着生活也好。

    再不然,像留夢炎一樣投降成為元之臣子也不錯呀。

    然而他就是做不到。

    特意前來投奔二王的陳宜中,仍然無時無刻地在追尋那不可能存在之“最好方法”。

     順應陸秀夫之提案,二王與楊淑妃沿着海岸南下福州。

    每天每天都有宋朝舊臣及義勇軍前來加人,就強化勤王軍隊這一點來說,此時可謂是極有希望的一個時期。

     五月一日。

     益王趙?于福州行宮即位。

    此後被稱之為端宗皇帝。

    同時年号也改元景炎元年。

    自臨安府脫逃以來,已經過了四個月。

    母楊淑妃封皇太後,弟廣王趙景則封衛王。

     臣下方面,陳宜中為左丞相,仍在揚州固守着宋朝孤壘的李庭芳叙任右丞相。

    張世傑為樞密史,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

    陸秀夫這個職位,稱得上是張世傑之首席顧問吧。

    雖然身為文官,但他在軍事方面的知識與經驗都獲得極高之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