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上朝廷

首頁
    第五章海上朝廷 Ⅰ 福州位于閩江這條相當大的河流左岸。

    雖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大陸東南部之著名港市,不過真正開始發展起來是唐代以後的事情了。

    在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期間,群雄之一的王審以福州為首都,在此建立了閩國。

     福州所在之福建路就是未來的福建省。

    雖然氣候溫暖、有着豐盛的水源及農作物,但是地形上山多平原少,感覺有點被其他的地方孤立。

    比起山路,人們更加積極地開發水路,在複雜的海岸線各處建立良港,并由此航向廣闊的外界。

    宋代,尤其是南宋時代,海岸沿線每隔三十裡就設有一座燈塔,海外貿易所獲得之利益每年更是高達二百萬貫(一貫為銅錢千枚)。

    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福建裡的幾個港市都極為繁榮。

     不過,目前位于福州的朝廷似乎缺少了那麼一點活力。

     沒有一個具有壓倒性權威及聲望的人能夠指揮朝廷,這就是位于福州之端宗政權的實際狀況。

     皇帝年幼。

    皇太後亦無政治上的野心及欲望。

    左丞相陳宜中缺乏決斷力和人望。

    右丞相李庭芝遠在揚州。

    樞密副使·張世傑光是軍務就已忙碌不堪。

    文天祥之手中幾乎毫無實際權限。

    為了不落人口實,他也不再前往行宮上朝。

     說來真是諷刺,文天祥之名在敵軍方面反而更受重視。

    他在伯顔和呂文煥面前是多麼的威武凜然。

    在阿術面前又是多麼地昂然不屈。

    知道這一切的人全都在元軍陣營當中,宋人誰也不知。

    惟一對文天祥友善的家铉翁又遠在大都。

    盡管元朝同意他的隐栖生活,但是卻不準他離開大都。

    換句話說,能夠為文天祥作證的人,半個都不在福州。

     “文丞相為了從元軍的魔掌之下逃脫,不知曆盡多少艱辛困難。

    說起來就不得不令人辛酸流淚。

    他的極緻熱誠,實在可為萬人之鑒。

    ” 在杜浒等人的極力強調之下,有人大受感動,也有人心生反感。

    就算文天祥确實曾受過艱辛把,但是其他人不也是同樣地曆經千辛萬苦才到達此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放棄安樂生活來到福州,從此之後即将承受勞苦的人們,難道他們的志節就劣于文天祥嗎? “總而言之,你想說的就是你們究竟是多麼地勞苦功高,不是嗎?” 在路邊布滿着濃密的亞熱帶樹木陰影的福州城裡,有個男子對着社浒如此說道。

    此人姓蘇名劉義,目前官拜将軍。

     “又沒有人強迫你們這樣做,别再賣弄自己的勞苦了,可憐蟲。

    ” “你說什麼?自己還不是個什麼忙也幫不上的無能者。

    ” 眼看兩人即将扭打在一起,劉洙連忙阻擋在二人之間,好不容易才挽回了局面,不至于鬧到不可收拾之地步。

     蘇劉義這個人并未得到《宋史》立傳。

    雖然經曆不詳,但是卻以張世傑副将之身份一直堅持到最後。

     不論是社浒還是蘇劉義,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上司而争執不休,然而從周遭人的眼裡看來,理所當然地會将之解讀為“文天祥與張世傑之對立”。

    這樣的傳言難免會傳入文天祥和張世傑的耳中。

    隻是兩人都不是那種會怒氣沖沖地罵道“那個家夥真是不可原諒,一定要找他算賬”之小人,因此也從未積極地想解開誤會。

     陸秀夫對于文天祥和張世傑之間的不融洽感到十分憂心。

    盡管有心排解,讓二人握手言和,奈何手邊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太多,所以遲遲都沒有進行。

     楊亮節在朝中的發言激增,同時也越來越見跋扈。

    楊亮節為皇太後楊氏之兄,官封驸馬都尉。

    這本來是個沒有實權,隻是為了章顯外戚身份之官位,但是楊亮節卻自恃為端宗皇帝之舅舅,明目張膽地在宮廷裡擴充勢力,并且相當專橫妄為。

     “真是令人驚訝。

    到了這步田地居然還有外戚妄想在朝中專權。

    ” 秀王趙興榫咋舌歎道。

    這個人物從其稱号及姓氏就可知道是宋室皇族之一員。

    杭州臨安府的投降開城令他極為感慨,但是聽聞端宗于福州即位之後,他便随即趕到。

    年紀輕輕地尚不滿三十,外表給人一種貴公子之印象。

    從那玉樹臨風的外表看來,實在令人難以想像他原來是個相當骁勇之武将。

     據《宋史》之記載,這位貴公子具有強烈支持朝廷之皇族意識,并且經常至行宮參拜并提出意見。

     “朝廷裡若是有人專權獨裁,不但無法善用人才,就連能否采用正确意見都令人質疑。

    如此一來肯定會對國家的重建形成阻礙。

    目前首要之事就是解除楊附馬(驸馬都尉楊亮節)之權力,他隻要好好地守在皇上身邊就行了。

    ” 秀王如此地直言不諱,自然令楊亮節極為不悅,于是便刻意地讓秀王與宮廷疏遠,甚至遠用計策欲将秀王趕出福州。

    察覺到此事的秀王,隻得積極地為出征做着準備。

    他并對左丞相陳宜中說道: “我雖然才疏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