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上朝廷

首頁
     李庭芝在城牆上如此回答道。

     “汝等北狄,素來不都是以武力征服他國而感到自傲嗎?那麼何不以堂堂的戰争來奪取此城?打着謝太後的名号,要求投降未免太沒有骨氣了吧!” 被斥為沒有骨氣的阿術憤怒不已,雖然繼續進行着更為猛烈之攻擊,然而卻完全動搖不了揚州之防衛,隻是徒然地令元軍的死傷人數不斷地增加而已。

     進人六月,持續守衛揚州的李庭芝接見了遠從福州而來之使者。

    這是新朝廷派遣至此的密使。

     “命李庭芝叙任石丞相。

    ” 以黑暗之夜色為掩護,突破阿術之警戒網麗進人城裡的使者,如此傳達着皇帝之敕命。

    接着使者繼續傳令——“命姜才為龍神四廂都指揮使”。

    到目前為止一切還好,直到使者傳達了朝廷旨意,希望能夠南北呼應(福州及揚州)夾擊元軍,并且催促李庭芝立即行動,先至福州商讨作戰計劃。

     李庭芝陷入了深思。

    福州新朝廷所要求的作戰計劃根本就是紙上談兵之空論。

    福州大軍若是不北上的話,光憑揚州單薄之兵力,根本不可能與元軍進行野戰交鋒。

    “南北呼應”說起簡單,但是要确實達成呼應的話,必須有相當的條件才做得到。

     敕命不可違抗。

    不過若是能想辦法将阿術擊斃的話,或許能夠讓元軍陷入大亂,而一口氣将形勢扭轉過來也說不定。

     李庭芝喚來部将朱煥,委托其鎮守揚州。

    自己則與姜才率領精銳之二百名騎兵,在深夜裡秘密出城。

    他打算先到鄰近的泰州城去,然後從那裡乘船走海路前往福州。

    “隻要堅守一個月左右吧。

    我一定會從福州帶領援軍回來的。

    ”李庭芝說完之後朱煥畢恭畢敬地接下命令。

     即将天亮,眼看就要抵達泰州城的那一刹那,李庭芝和姜才聽見從背後迫近的馬蹄聲。

    自己隻有二百騎,但是後方急迫而來的卻是這個數量的百倍之多。

    大概是引起元軍注意了吧。

    一想到此,李庭芝揚起馬鞭,迅速地奔入泰州的城門之内。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元軍也已大舉殺到并且将城牆團團包圍。

    躍上城牆的李庭芝在朝陽的曙光之中看見立于元軍陣前的朱煥身影,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他被信賴之部下背叛了。

    還來不及感慨,阿術所派來之使者便要求開門。

    他手持大元皇帝忽必烈汗之诏書,說明若是願意降服,朝廷必将迎為重臣。

     李庭芝哄然大笑。

     “吾身為宋朝之臣,就算宋朝滅亡我也甯可一死,絕不願向無遺之侵略者屈膝臣服,食其不義之傣祿。

    ” 李庭芝說完之後,順手将大元皇帝忽必烈之诏書撕毀,并抓起使者之衣襟将他拖到城牆的邊緣。

    無視于使者之哀嚎,毫不留情地将他從城牆上推了下去。

    在李庭芝的激烈決心宣示之下,阿術下令全面攻擊,持續數日的慘烈攻防于是展開。

     Ⅲ 這個時候,趙準登場。

    他的事迹被記孝子《宋史·卷四百五十·忠義傳五》之中。

     趙準并非宋室皇族,而是長年與元軍征戰、建立過無數功勳而官拜丞相之趙葵外甥。

    趙準曾經和阿術所率領之元軍,在銀樹壩這個地方大戰一場。

    戰敗被俘的他被五花大綁地帶到了阿術面前。

    詢問之下,發現他與李庭芝為舊識。

    于是阿術命其說服李庭芝投降!并且約定若是李庭芝降服,便賜與越準高官。

    站在城門之外的趙準對着城牆上的李庭芝大喊道: “李丞相!男兒唯死而已。

    絕對不能投降啊!” 此嚴重地激怒了阿術,他親手揮劍将趙準斬殺,并且将其屍體丢入長江之中。

     接下來的攻防更是激烈,然而泰州城原本之守将孫貴及胡惟孝早已精疲力竭。

    當李庭芝于城牆之上指揮,姜才突圍至城外斬殺元軍之時,孫貴等人卻打開城門大叫“投降、投降”,并且将元軍引入城内。

     驚訝之餘想折返城内的姜才,在馬匹橫倒的情況之下,終于被敵人擒住。

    在城牆上看着一切的李庭芝脫下胄甲;将衣冠整理好。

    他身着宋朝大臣之朝服,縱身躍人城内的蓮耦池裡。

    諷刺的是池水太淺,李庭芝依傳統跳水自殺之舉終告失敗。

     被擒獲的李庭芝和姜才被帶往阿術面前。

    阿術贊許着二人之英勇戰績,并勸服他們投降。

     “汝等北狄之犬如何能明白忠臣之心呢?多說無益。

    要殺就殺。

    ” 李庭芝說完之後就緊閉口目,不論對方說些什麼都完全不予回應。

     即便如此,阿術還是隐忍着不将這名敵将處刑,隻命人将他關入牢獄,打算花費時日慢慢将他說服。

    這和他對文天祥之态度完全不同。

    盡管阿術對李庭芝之評價是如此之高,然而背叛者朱煥卻有不同想法。

     “為了李庭芝和姜才已經不知死了幾萬天兵(元兵),一定得讓他們付出代價才行。

    況且這兩個人,就算是花上幾日幾年的時間加以說服,都不可能會投降的。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