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没有武器的战争

首頁
    等到憂國騎士團員逃逸無蹤後,才趕過去将手铐铐在躺在血泊中的愛德華委員會會員手上,罪名是動亂罪。

    警察發表聲明,指稱是會員們起内哄,引發流血事件,泰半的報社照單全收加以報導,憂國騎士團的名字也始終沒有出現報端,整個事件就此劃上句号…… 比克古的好友-政治家姜·列貝羅沉痛地講述這件事時,菲列特利加起初并不完全相信,雖然在楊和自己身上發生了許多事情,但她對民主主義的體制和媒體,仍有一份根深蒂固的信賴。

     然而,這份信賴随着時日的流轉,已在菲列特利加的心中開始産生動搖。

    原因之一是即使在比克古公開的幫助和列貝羅暗中的協助下,她的行動仍然毫無進展,列貝羅從荷旺·路易口中得知審查會召開所在的大樓,那是同盟軍後方勤務本部的用地,比克古親往交涉,對方仍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比克古入内。

    透過關系者要求面會也遭回絕。

    從比克古家中出來到回家之前,總是有人緊緊尾随在後,好不容易逮到跟蹤者,問他話,他卻惴惴不安,不知在害怕什麼,不願作證回答任何問題。

     第二次成功地逮到貝依準将時,貝依依舊顧左右而言它,菲列特利加看不慣他的嚣張态度,以向傳媒曝光此事做為要脅,孰料,貝依的反應和前次大不相同。

    “随你的便!不過,任何一家新聞媒體都不會替你報導的!他們隻會坐視不理,要不就是以冷笑回報你!” 菲列特利加膛目瞪視着貝依,貝依神色略顯後悔和狼狽,因為他說了不該說的話。

     菲列特利加感到心中一片冰涼。

    如此看來,“愛德華委員會事件”是真有其事了,這意味着特留尼西特政權已完全控制了新聞媒界,一旦政治權力與新聞媒體相互挂勾,民主主義将喪失批判及自省的能力,甚而招緻死亡病毒的侵害!難道,這個國家的局勢已經演變至這種田地了?-政府機關、軍部和新聞媒體,被納入同一個人的操控下! 她在第二天終于想通這件事。

    走出房間,馬遜準尉一看見她,便慌慌張張地連忙收起正在看的電子報紙,當然,他的舉動并沒有逃過她的眼睛,菲列特利加一問,馬遜隻得一臉為難地拿出報紙。

     新聞中刊登了有關菲列特利加的報道-大意是說她的父親德懷特·格林希爾是“去年政變的首謀者”,盡管如此,她仍然保有軍籍雲雲,以充滿惡意的筆調批判她,甚至還指稱她與上司-楊是情侶關系,而發表這篇文章的人,其姓名、來路均不詳。

    報道的出處、意圖,可說昭然若揭。

    “滿紙胡言亂語,無恥下流的謊言!” 馬遜憤怒不已,菲列特利加則起發怒的力氣都沒了。

    這種卑鄙低劣的說詞反而使她的怒氣由外放轉而内斂。

    其中一個原因是,到目的為止仍找不到能幫助楊脫離審查會的方法,隻能日日夜夜在焦躁和抑郁的煎熬中渡過。

     但是,奇迹出現了!是日,比克古發出緊急聯絡,豪邁勇敢的老提督,似乎不再像近日那般沉靜了。

    “大新聞哪!上尉!伊謝爾倫要塞受到敵人攻擊,帝國軍發動侵略了!” 菲列特利加倒抽一口冷氣,還來不及從震驚中恢複冷靜,她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随即失聲嚷道:“楊提督可以從審查會解放出來了!”“沒錯!帝國軍這時成了救世主了!真是一大諷刺啊!” 諷刺也好,什麼都好,菲列特利加生平頭一遭對帝國軍心存感激。

     第六章沒有武器的戰争 Ⅳ 這一日的審查會,一開始即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大抵上,楊都能平心靜氣地忍受。

    但中央自治大學校長奧裡貝拉像得了學術狂熱似的,開始對楊闡述起戰争的存在意義。

    言論中盡是認為否定戰争是充滿僞善和感傷的空談。

    “提督!你是一個優秀的軍人,又那麼年輕,但你對戰争的本質似乎并不了解!” 楊默不作答,他的反應對奧裡貝拉滔滔不絕的說教毫無殺傷力。

    “你知道嗎?戰争是文明的産物,更是消除國際及國内矛盾最聰明的手段!” 有誰會贊同你這種說法呢?-一想到問了也是白問,楊根本懶得去反駁。

    但對奧裡貝拉而言,楊沉默的态度倒像是很好的解釋。

    他更為得意地繼續自己的長篇大論。

    “人類是一種很容易堕落的生物,尤其在缺乏緊張氣氛的和平和自由時期,最容易使人類堕落,所以危機是必要的,戰争産生活力與規律,唯有戰争可以促使文明進步,鍛練人類,提升人類精神和肉體的層次。

    ”“您的意見真是高明啊!” 楊應和的語氣了無誠意。

    “不曾在戰争中失去生命和血肉至親的人,或許會相信你這套鬼話!” 一旦心裡覺得不痛快,楊就會耍耍嘴皮,對這些政府高級官員極盡挪揄之能事;若沒有表現的機會,為了省卻麻煩,楊便閉嘴靜觀變化。

    不過,這次楊卻全身充滿了鬥志,他已經忍無可忍了! 在某些狀況下,忍耐和沉默不見得是美德。

    在不該忍耐的時候忍耐,應該講話的時候緘默,隻會徒然助長敵人威風,敵人更将得寸進尺,并認定自己的一套可以橫掃千軍,所向無敵。

    如同過份溺愛幼兒,一任權力者驕縱無度,最後勢将不得善終。

    “更何況是那些利用戰争犧牲别人、圖謀一己利益的人,對他們而言,這種說法當然具有吸引力喽!而對那些心中不敬愛祖國,卻滿口國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