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楊起初的作戰計劃也是不理會香普爾星域的動亂,隻顧着匆匆往首都海尼森所在的巴拉特星系趕去,企圖一舉将軍事革命派的主力部隊擊垮,如此一來,斷了根的軍事革命派,其枝葉也必定枯萎而死。
不過,楊威利最後還是改變計劃,決定先行攻擊香普爾星域上的叛軍。
因為他認為,這些叛軍可能會利用遊擊戰術,破壞伊謝爾倫要塞和自己楊艦隊之間的補給和聯絡路線,這對自己的艦隊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楊威利心想,如果自己是香普爾星域的軍事革命派指揮官的話,當自己被讨伐部隊追擊時,就趕快逃之夭夭,而如果讨伐部隊一離開,自己就從背後偷襲他們,并且破壞其補給路線,如此反覆來回地消耗對方的戰力,一定可以打敗他們。
萬一香普爾星域的指揮官和楊的想法一樣的話,那就真的吃不消了。
可是他們的指揮官又不是楊威利,根本不可能會那樣做啦。
尤裡安陳述着自己的意見。
楊笑着回答說:"搞不好他就是未來的楊威利啊。
"
每個人在成名之前不都是個無名小卒嗎?在艾爾.法西爾之役以前,又有多少人知道楊威利的名字呢?楊說道:"如果我是生在太平時代,隻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曆史學者罷了,搞不好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呢。
"
而這也是楊心中最渴望的。
可是事情偏偏卻不如他所願,目前他已是個舉世皆知的知名人士了。
雖然他一再被譽為不敗的名将,可是楊威利心中比任何人都還要明白這不過是個虛名罷了。
楊威利對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相當有興趣,所以他一直希望能成為一個曆史學者。
但自己如今倒是成為被别人研究的對象,真是始料不及。
目前包括銀河帝國、費沙自治領及他所面對的敵人-軍事革命派等在内,都在竭力研究他的用兵技巧。
各類書籍如「楊威利的領導能力研究」、「戰略的思考及戰術的思考-楊威利的四次戰争」、「現代人材論-楊威利」……等,一大堆書名輕薄,内容又無毫無責任感的書本和錄影帶,充斥于各個星球之間。
光采奪目的英雄-楊威利。
楊威利啊!楊威利!你是個十足真金的大英雄呢!我不過是個和你同名同姓的家夥,和你比起來可差多了。
"
楊對着鏡子自言自語道,語氣中充滿了自嘲的意味。
你真的是很偉大啊。
尤裡安在一旁熱切地說着。
是嗎?偉大在哪裡?若是普通人,碰到别人這樣稱贊他的話,一定會變得不可一世,自以為是,這樣做起事來就不會有客觀的判斷能力了。
"
楊威利微歪着頭聽他說話,不禁苦笑了起來。
你也不必這樣當面誇人。
再說,一個人是否真的偉大,連他自己都不一定了解呢。
說着說着,楊威利竟然闆着臉,對尤裡安說起教來了。
他說,千萬不能長輩或上司做當面的贊美。
因為若對方是個軟弱的人物,可能會使他自以為是,如果對方是個個性剛直的人。
他則可能會認為你是在曲意奉承而故意疏遠你。
這種事是千萬要注意的……。
是,我明白了。
尤裡安口頭上是這麼回答着,心裡卻感到奇怪,怎麼楊會說出這種與自己個性不符的陳腔爛調呢?楊威利是個剛滿三十歲的未婚男子,但對待尤裡安的态度,卻俨然一副老爸的樣子。
香普爾星域的叛亂被楊部隊平定的那一天,剛好就是同盟軍軍事情報部的巴格達胥中校自首都叛亂區逃至這裡的同一天。
楊的軍隊自四月二十六日開始進攻香普爾行星,經過了三天的戰鬥,就閃電般地把這裡的叛亂部隊降伏了。
雖然這場仗算不上什麼規模,卻也不是很容易打的。
香普爾星域的人口武裝都比不上首都,但是行星登陸作戰有一定的作戰方式,指揮官通常無法照自己的個性充分發揮其作戰能力。
楊的軍隊先破壞敵人的雷達及防空武器以确保其在衛星軌道上的制空權後,大批的陸戰隊随即登陸,朝目标據點猛烈地進攻。
如此一來,對地對空的控制權都掌握在手中。
上述的作戰隻持續了三天就順利達成,指揮陸戰隊的先寇布可說是功不可沒。
指揮官如果換成一個平庸之輩的話,說不定要耗上一個星期以上的時間。
先寇布的作戰方法是,先集中火力确保已有據點,并由橫列展開的裝甲車陣構成斷續的戰線,再藉着戰線的推進擴大戰面。
但是,在持續一日這樣的攻勢後,在敵人正開始熟悉應付這種作戰方式之際,突然又改變了攻擊的順序。
他們從确保的據點出擊,直接向着目标急迅推進,如利劍一樣突破了敵人無防備或防守薄弱的區域。
這種忽橫忽縱的急速變化,令叛亂部隊無法及時反應過來。
在軍事革命派的根據地-同盟軍管制司令部大樓中固守的兵力失去了半數之後,勝敗便已決定了。
經過兩小時的激烈槍戰和肉搏戰後,叛亂部隊的指揮官馬龍上校對着自己的嘴巴扣下了闆機。
殘存者舉起了白旗。
了不起!室裡,更意外的是他發現這位陸戰隊指揮官的臉、手和衣服上,布滿無數人的吻痕。
由此可以想像得出,香普爾星域當地的居民在淪陷了半個多月的日子後,如今得以解放的那種心情。
哇!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