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耶柯尼亞,位于距離同盟首都海尼森480光年的達納多斯星系中。
楊威利少校于宇宙曆788年10月15日,奉命調任軍部耶柯尼亞俘虜收容所的參事官一職。
從行星海尼森出發是在10月31日,到達耶柯尼亞是11月9日。
原本說來,其實也不是需要花上9天的行程,但由于位置偏離主要航線,因此管制方面有延後處理的傾向,常常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在中繼地點等待,以及在這條航線上飛行的宇宙船,都被歧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已。
走出宇宙港的寒酸建築之外,楊正在考慮要怎麼辦才好的時候,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一位年輕大個子的軍官站在正面向他敬禮。
“是楊少校吧,我是派特裡契夫上尉,特地來迎接參事官的。
”
個子又高,肩膀也寬,身體也非常厚實,年齡大概要比楊年長5、6歲左右,看起來非常氣派,是個非常健康的青年軍官,看着比自己年輕的上司,雙眼中也沒有半點在意的神情。
讓軍官學校的學弟超過自己,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不太愉快,而這位上尉似乎沒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
“行李由我來吧。
”
派特裡契夫上尉說着就伸手,把楊拖在後面的沉重行李箱擒了起來,看他那種輕松的動作,簡直就像拿着羽毛枕頭似的。
似乎和派特裡契夫的身體一樣,臂力也是相當可觀的。
讓楊坐進助手席後,派特裡契夫立刻發動地上車。
可稱之為老爺車的這輛地上車,内部裝潢也好、機件也好,都已經被使用得超過充分的程度。
就像是對老兵特别照顧似的,駕駛得出乎意料細心的派特裡契夫,在發動後兩分鐘打破沉默。
“老實說,前途比較被看好的軍官,很少會被分配到此地來的,當然我也不例外,因此像楊少校這樣有名的人會被調來此地,實在是令人無法想象。
”
“我也不是前途多被看好的啊。
”
“您太謙虛了。
”
“真是謙虛就好了。
”
坐在助手席上的楊換了一個姿勢。
地上車的透明保護罩持續的發出細細的、低沉的,像是有裂縫似的聲音,較大的砂粒乘着風打在保護罩上,好像在說“認命了待下來吧”像在恐吓楊似的,精神飽滿的歡迎他。
楊不知道為什麼,心情突然變得很愉快。
“以後我會陪您來參觀市區。
”
會這麼說,是因為派特裡契夫的身份是參事官助理,今後楊要是想完成自己份内職務的話,他的幫助是絕對必要的。
這位助理的能力的高低還是未知數,但派特裡契夫本身的氣質,似乎離邪惡相當遙遠,對楊來說,至少可以先放下一半的心。
“如果能真正實施大規模的綠化計劃的話,居民應該早就可以超過1百萬才對。
”
但事實上,居住在這個星球上的,隻有平民106900人,軍人3600人,帝國軍的俘虜55400人而已,連首都海尼森的一條街道都填不滿的人口,全部集中居住在狹窄的植物繁生地域。
雖然說是非常狹窄,但由于人口太少的緣故,過于稀疏的印象仍舊不會改變。
有着豐饒的水和植物但人口很少的星球,在有人類進出的宇宙中是不存在的,人類沒有水和植物的話是無法生存的。
楊拜托派特裡契夫上尉帶他到标高較高的地點。
地上車走在沒有正式鋪設、隻是在砂地中注入硬化劑的路面上,最後在一個較高的小山丘上停車。
色彩單調的平坦土地展開在面前,在這之中,植物的綠色和水的藍色,似乎強調着些微的生命力。
像這樣眺望着,就會了解行星海尼森是個如何深受水與綠之惠的豐饒土地。
建國之父亞雷·海尼森下定決心完成的1萬光年的長征,的确獲得他所求的回報,這是指自然環境方面。
“問題是在于政治方面又該怎麼說呢?”
這麼想的話,并不是在諷刺,他是真心的尊敬着亞雷·海尼森,當看到他的理想被貶損、被玷污,民主政治堕落成了愚民政治的時候,會覺得不愉快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
光明正大在政治上行不通,這的确是事實,但對于用這個當做免罪符來到處揮舞、盡情擴張私權的這種人,楊根本無法提起尊敬他們的心情。
話又說回來,在這裡設置的俘虜收容所,占地面積664萬平方公裡,位于綠地和岩石沙漠的界線上,占地範圍有三重的鐵絲網圍起來,但就算從收容所中逃出動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
要到其他的星球上去,非得利用一個月僅有一班的定期客貨機不可,再加上根本不會有停泊在星球上的行星間運輸船。
人數超過5萬人的俘虜比較起來也是較為自由,也能自由出入收容所,可以去農場或礦山去打打零工,或者是到行星上唯一的都市,耶柯尼亞大都會——明明是窮鄉僻壤還偏偏取這種誇張的名字――去買東西。
基本上,夜間是禁止外出的,但能趕得上就寝和起床時的點名就不會有事,甚至更極端的,在這中間,如果離開收容所然後又回來的話,絕對不會受到處罰。
原來說來,同盟是自由的民主社會,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因為這個理由,所以對帝國軍的俘虜待遇相當寬厚,但由于财政上的問題,不能在這種地方太浪費,不過就算現在,俘虜們所受到待遇也絕不能說是惡劣的。
“比同盟軍的下級士兵所受的待遇還好”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