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軍的戰艦派來使者,有一份重要的文件要麻煩司令官過目!”
“就這麼回事?”
楊并不感到驚訝,仍是一派鎮靜,停了一會,他放下棋子站了起來,随後走出室外,看見他的槍仍擱在桌上,尤利安連忙叫道:“您忘了帶槍了!閣下!”
“不用了!不用了!”
年輕的提督怕麻煩似的揮揮手。
“可是空着手去,太……”
“你認為如果我帶着槍而開了槍,會打得中嗎?”
“……不會。
”
“那麼,帶着槍也沒用!”
楊說畢跨步揚長而去,尤利安慌慌張張地追上前去。
與其說楊大膽,毋甯說他從某個角度上,看清了人類的能力問題。
誰都想不到易守難攻的伊謝爾倫要塞竟然會在他的運籌帷幄下輕易得手。
正因為如此,他體認了一個道理——對人類而言,沒有完全或絕對的事情。
原本志不在軍人,一心想成為曆史學者的他,也看清了世事的盛衰無常——再強大的國家終有滅亡的一天,再偉大的英雄一旦權利在握,日後必定腐化堕落。
生命亦然。
許多戰場上勉力掙紮圖存的勇士,因一場感冒斷送性命。
在血腥權力鬥争中獲勝的人物,命喪于名不見經傳的暗殺者手上。
還有,銀河帝國的皇帝——奧特佛列特三世“因噎廢食”,他惟恐遭到毒殺而很少進食,以至于衰弱身亡。
“憑你怎麼小心,沒用的時候就是沒用!”
楊連護衛也沒帶,到伊謝爾倫就任之初,有十二名衛兵分四梯次跟在他身邊,竟連上廁所也如影随形,因此他私下解散了他們。
但對于要塞内的警備保全系統的運作,楊則十分注意。
控制機能分散于三處,彼此互相監視,三處必須同步控制,否則将無法充分掌握機能。
另外,空調系統也加裝大氣成份分析裝置,目的在不使要塞内部流入瓦斯。
所有這些構思并非出自楊的本意,但是,吹毛求疵的高階軍部單位,憂心忡忡的部屬,滿腦子隻關心預算消耗的官僚,好整以暇專搞視察的政治家,制造新聞炒作的媒體——為了讓這些人也感覺要塞的警備體制是萬無一失,因此,楊也不得不設下這些用以昭公信的體制。
“顯而易見的,地位愈高的人,想法愈複雜!”
楊望向尤利安少年,喃喃自語道。
“您既然知道了,就不會随波逐流啦!為了避免發生無謂的麻煩,這樣不是蠻好的嗎?”
尤利安一付大人的口吻應道,接着補充自己的意見。
“這件事還好,我擔心的是地位提高了,您的酒量也增加了!請稍稍節制點!”
“增加很多嗎!”
“現在至少是三年前的五倍了!”
“五倍?沒那麼多吧?!”
尤利安把三年來家裡的收支記錄,放到滿臉狐疑的楊面前。
酒類飲料的支出指标,從三年前的一○○,驟升到目前的四九一,這還不包括在外面喝酒的部分,所以尤利安所說的五倍以上,是有其來由的。
楊自是無言以對,隻得答應節制酒量,但是,這個允諾能夠持續到何時呢?不管是做此約束的尤利安或是受到此約束的楊自己也好,可都是沒有一點信心……。
兩個小時以後,楊命令所有幹部到會議室集合。
帝國軍支配這座要塞時,這裡是要塞司令官和駐留艦隊司令官洽談咨商的地方,當時,會議經常是以針鋒相對,惡言相向的争吵收場,因此,沖突氣氛便成了這個會議室的傳統。
要塞事務監督——亞列克斯·卡介倫少将。
要塞防衛指揮官——華爾特·先寇布準将。
艦隊副司令官——費雪少将。
參謀長——姆萊少将。
副參謀長——派特裡契夫少将。
高級副官——菲列特利加·格林希爾上尉。
此外還有戰艦尤裡西斯的艦長尼爾森中校和副艦長亞達少校。
楊形式上地掃視一遍集聚一堂的軍官們,接着開口說話。
鄭重嚴肅的口吻并不是他的一貫作風,他現在的語氣仍象與朋友在舉杯品茗,閑話家常一般。
“各位大概都知道了吧!帝國軍派出布羅肯戰艦為特使,送來一個相當有趣的消息——他們希望帝國與同盟雙方互相交換三百多萬名俘虜!”
“因為要彼此養活對方的俘虜可真不容易呀!”
卡介倫少将調侃應道。
體格中等,肌肉健壯的他,與其當軍人倒不如做幕僚官員來得恰當,他在後方的勤務經驗也比上前線的經驗豐富多了。
專搞事務工作,堪稱補給,組織運作及設施管理的專家。
亞姆立紮會戰戰敗之時,肩負起補給計劃失控的責任——失事的原因在于帝國軍羅嚴克拉姆元帥的巧妙策略——因而一時遭到左遷,後來,透過楊的要求,才到伊謝爾倫來任職。
事實上,卡介倫可以說是這個擁有五百萬人口的都市——伊謝爾倫的市長。
以他的行政能力對這個龐大而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