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沒有一塊松軟的贅肉。
二十歲時任少尉軍官階,當配屬于參宿七星(獵戶座)航路警備部隊的法務軍官之下時,他首先銳意整肅部隊内部的綱紀,徹底清除酒精、賭博、迷幻藥和同性戀等“四惡”。
即使是上級也牽連在内的案子.他也照樣揮舞起公正和律法的大旗,加以查辨,毫不容情。
因此,惹他不起的上級長官們隻得讓他晉升中尉,特地調派至參宿四星(獵戶座α),以除心頭大患。
參宿四星是被喻為“宇宙海盜的大馬路”的危險地帶。
乘興而來的魯道夫,被公認為“伍德提督二世”,展現出強硬的鐵腕作風,他機智而毫不留情地發動猛烈攻擊,大舉殲滅海盜組織,連投降和等待審判的人,也随着太空船被悉數燒死,其殘酷無情、趕盡殺絕的做法,當然引起批評,但頌揚的聲浪卻更加高漲,如沛然洪水吞沒了一切。
對大多數人來說,由于久處閉塞時代,其沉悶封閉幾乎令人窒息,所以,當這位年輕豪霸、銳氣躍騰的新英雄出現時,銀河聯邦的市民們莫不拍手稱慶、夾道歡迎。
魯道夫就在這個渾沌未明的時候粉墨登場,一躍而成為世界的新巨星。
宇宙曆二九六年,二十八歲的魯道夫已是少将了。
他在此時卸下軍籍,轉入政界在議會取得一席之地後,登上了“國家革新同盟”的領袖寶座。
在他的聲望号召下,也網羅了許多年輕的政治家。
經過幾次選舉,魯道夫迅速地擴張其勢力範圍,在各界狂熱的支持、不安、反彈、及頹廢消極、毫不關心的複雜交錯下,他成功地奠定了鞏固的政治基礎。
他首先依據國民投票成為首相,進而利用憲法中沒有明文規定禁止兼任的漏洞,透過議會選舉,當選為國家元首。
根據不成立的規定,這兩項職務不得兼任,隻能各自行使其職務範圍之内的權力;一旦将兩者同時納入同一個人的手中,将會引發可怕的化學反應。
足以與魯道夫政權相抗衡的人物,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了。
“民衆所喜歡的并非自主性的思考及随之産生的責任,而是命令、服從及責任免除。
魯道夫的登場,就是一大曆史見證。
在民主政治中,該為政弊負責的是選擇不合格的從政者當政的民衆本身;專制政治則不然,民衆不願自我反省,而喜歡偷偷且不需負任何責任地大肆抨擊為政者。
”
後來的曆史學者——D·辛克萊,記載了這一段話。
他的評論是否正确暫且不提,但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的确确死心塌地地擁護魯道夫。
“我們要強大的政府!我們要有力的領導者!恢複社會的秩序和活力!”
這個萬衆稱戴的“有力的領導者”,曾幾何時終于搖身一變,成了不允許批評勢力存在的絕對獨裁者。
他自稱為“終生執政官”,直到宇宙曆三一○年,當他徹底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銀河帝國皇帝”時,許多人開始詛咒自己并沒有從曆史學習教訓的愚蠢與無知,而一向對魯道夫撻伐有加的人們,現在更是憤恨沸騰到了極點。
但是,大呼快哉的人,為數仍在前者之上!
當時,一位共和派政治家哈桑·艾爾·賽德,在魯道夫加冕登基之日,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我在房間裡,可以聽到民衆高呼魯道夫皇帝萬歲的聲音,在他們對絞刑官高呼萬歲之前,還要經過多少日子呢?……”
這本日記後來遭帝國當局查禁處分。
而這一天正是廢除宇宙曆、改元帝國曆元年的同一天。
此時銀河聯邦徹底解體,銀河帝國——高登巴姆王朝誕生了!
銀河帝國皇帝魯道夫一世,成為第一位統治人類政體的獨裁君主,他具有的非凡的才幹是無庸置疑的;在他那強悍的政治領導能力及剛毅的意志貫徹之下,綱紀肅正,行政效率大幅提高,貪官污吏一掃而空。
依據魯道夫所設立的标準,消除了“效率低下,頹廢糜爛、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和娛樂,以嚴苛殘酷的手法使犯罪和未成年的非法行為劇減。
總之,把人類社會的弊風徹底消除。
然而,外号“鋼鐵巨人”的魯道夫皇帝,并不因此而滿足。
他理想中的社會,是在強大的領導者管理、統禦之下,整齊而統一性高的社會。
對自恃條件雄厚、替天行道的魯道夫而言,批判者和反對者無疑是破壞社會統一與秩序的特異份子。
因此,最後他終于對反對勢力展開了殘酷的鎮壓行動。
鎮壓行動的導火線起因于帝國曆九年發布的“劣質遺傳因子排除法”。
“宇宙的天則原本就是弱肉強食而已,适者生存,優勝劣敗!”
魯道夫對“臣民”們披露自己的信念。
“人類社會也不例外。
社會上的異常者增加到一定的數目以上時,社會就會失去活力,逐漸式微。
我所熱切希望見到的是人類永遠的繁榮,因此,排除殘弱的人種,是我身為人類統治者所當克盡的神聖義務!”
具體而言,其目的是使身體殘障者、貧困無依者和“非優秀”的人完全絕種。
讓精神失常的人安樂死,并廢除救濟貧弱的社會政策。
對魯道夫而言,貧弱本身就是一大難以寬恕的罪惡,貧弱者需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