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人类来到西边

首頁
    們自東方引來對付貝爾蘭。

    但他這項計劃成熟得很慢,并且從未完全成功過;因為人類(據說)一開始時數量非常少,魔苟斯又擔心艾爾達的聯合與壯大,於是他趕回到安格班,隻留下幾個仆役住在人類中間,而他們沒有他那麼厲害與詭詐。

     費拉剛從比歐處得知,還有許多其他想法相同的人類也正朝西而來。

    “還有其他一些跟我同種族的人已經越過了山脈。

    ”他說:“他們走得應該不是太遠;那些跟我們說話不同的哈拉丁族人,還在山脈東麓的山谷裡,他們想先觀望一下再采取行動。

    另外還有一些人類講的話跟我們的比較像,我們曾經跟他們打過幾次交道。

    他們本來走在我們前面,但是我們超越了他們;因為他們人數衆多,總是一起行動,前進得很緩慢,統治他們的首領叫做馬拉赫。

    ” 如今,住在歐西瑞安的綠精靈對一批批遷來的人類大感苦惱,當他們聽說其中有位渡海而來的艾爾達王時,就派遺使者去見費拉剛。

    “我王,”他們說:“如果你對這些新來者有影響力,請你要求他們循原路回到他們所來之處,否則就繼續前進。

    我們不想要有陌生人來破壞我們居住之地的和平。

    這群人既砍伐樹木,又獵取動物;因此,我們不是他們的朋友,如果他們不走,我們将盡一切所能使他們的日子痛苦難過。

    ” 于是,在費拉剛的建議下,比歐招聚了所有輿他—同遷移的家庭與族人,他們越過了吉理安河,在克隆河東岸艾莫斯谷森林南方,靠近多瑞亞斯的邊境,屬安羅德與安瑞斯的土地上住了下來;此後那地區被稱為伊斯托拉德,“紮營之地”。

    一年過去之後,費拉剛想要回自己的家園,比歐請求與他同去;因此他的後半生便随侍在納國斯隆德王的左右。

    也正因為如此,他得到了比歐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他原本名叫巴蘭;在他族人的語言中,“比歐”乃“家臣”之意。

    他把統治族人的責任交給了長子巴仁,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回到伊斯托拉德來。

     費拉剛離去之後沒多久,另一群比歐提過的人類就來到了貝爾蘭。

    首先來到的是哈拉丁族,但在碰上了不友善的綠精靈後,他們轉向了北方,在費諾的兒子卡蘭希爾所管轄的薩吉理安住了下來;他們在那裡安居了一段時間,卡蘭希爾的人根本不注意他們。

    再隔一年,馬拉赫領著他的族人也越過了山脈;他們是一群高大、像戰士一般的人民,他們有秩序地結伴列隊邁進,歐西瑞安的精靈不敢攔阻他們,隻好自己躲起來。

    然而馬拉赫聽說比歐的族人住在一處翠綠豐饒的土地上,便順著矮人路往下走,在比歐的兒子巴仁及其族人所住區域的東邊與南邊住下來;他們兩族人民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誼。

     費拉剛自己常常返回拜訪人類;許多其他住在西邊地區的精靈,包括艾爾達族與辛達族,也都迢迢跑到伊斯托拉德來,急著想看預言中老早就說過要出現的伊甸人。

    當初,在維林諾的叙事中說到将要來臨的人類時,将他們稱為亞塔尼,“次來者”,如今在貝爾蘭的語言裡,這名稱變成了伊甸,但這名稱隻包括成為精靈之友的三支家族。

     身為諾多最高君王的芬國昐,派遣使者向他們表達了歡迎之意;於是,許多年輕又熱切的伊甸人,紛紛投到艾爾達王侯的麾下去效力。

    他們當中有馬拉赫的兒子馬列赫,他在希斯隆住了十四年;他學會了精靈的語言,精靈并且為他取名為亞拉丹。

     伊旬人并未一直滿足於居住在伊斯托拉德,他們當中有許多人依舊希望繼續向西前進;但是他們不知道路。

    擋在他們面前的是多瑞亞斯的防護環帶,往南則是西瑞安河那無法穿越的沼澤地區。

    於是,諾多的三支王族看出人類及其子孫之力量所帶有的希望,派人傳話給伊甸人,隻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遷來與自己的族人同住一地。

    如此一來,伊甸人的遷徒開始了;起初是三三兩兩的走,到後來是整個家族與氏族,他們啟程離開伊斯托拉德,到了大約五十年後,已有成千上萬的人類遷入了精靈王的領土居住。

    他們當中絕大部分是朝北走遠路,那些路後來被他們定得很熟。

    比歐的百姓遷到了多索尼安,住在費納芬家族所統治的土地上。

    亞拉丹的百姓絕大部分往西遷去(馬拉赫始終住在伊斯托拉德,直到壽終正寝);有部分到了希斯隆,但是亞拉丹的兒子馬國爾和許多百姓越過了西瑞安河進入到東貝爾蘭,他們在威斯林山脈南坡的山谷中居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