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努曼诺尔沦亡史

首頁
    們的悲慘跟滅亡者也差不了多少,這世間再無任何生離死别的痛苦與失落能與那天發生的情況相比。

    但是一陣從西方呼嘯而來的狂風吹向他,那風的猛烈超過任何人類的想像,他的船隊被一掃而飛;狂風撕裂了他們的帆,折斷了他們的桅杆,把這群不幸的人像大水中的稻草一般抛來抛去。

     他們一共有九艘船:四艘屬於伊蘭迪爾,三艘屬埃西铎,兩艘屬安那瑞安;他們逃離了劫難來臨時昏暗中的黑色暴風,但卻落入了另一個黑暗的世界裡。

    大海在他們底下暴怒翻騰,排山倒海而來的巨浪噴著白沫的頂峰将他們舉到殘破的雲端,數日之後将他們全部抛上中土大陸的海岸。

    當時整個西邊海岸地區遭到極大的破壞與改變;海水倒灌淹沒了陸地,海岸坍塌,古代的海島都沉沒了,新的海島升起;山川移位,大地變貌。

     伊蘭迪爾與兩個兒子日後在中土大陸建立了新王國;雖然他們的學識本領相較於索倫來到之前的努曼諾爾已是夕陽餘晖,但在中土大地上的野蠻人類看來,仍是偉大驚人。

    伊蘭迪爾的後裔在未來年日中所立的事迹,記載在别的故事中,他們與索倫的對抗還沒結束。

     面對維拉的暴怒以及一如判給海洋與陸地的災難,索倫吓破了膽。

    這跟他所預期的相差太遠了,他隻想看到所有的努曼諾爾人與他們驕傲的皇帝送命而已。

    當亞爾·法拉松吹響他出戰的号角時,索倫坐在神廟中心的黑色大椅上哈哈大笑;當他聽見遠方風暴發出的如雷亘響時,他再度大笑;第三次,就在他想到自己如今永遠自世上除掉伊甸人而浸淫在無上的喜悅中大笑時,他連人帶椅帶神廟一同墜入了深淵中。

    不過索倫不是血肉凡軀,雖然他在這場毀滅中喪失了曾藉以行大惡的形體,讓他從此再也無法以姣好的面貌在人間出現,但他黑色的靈體卻沖了出來,像黑風中的一個陰影飄過了大海,回到他在中土大陸的魔多老家。

    他在巴拉多塔中再次戴上他的至尊魔戒,消聲匿迹在黑暗中,直到他再次為自己打造出新的裝扮,一個凡人肉眼可見的兇神惡煞;而索倫恐怖的魔眼幾乎無人能夠抵擋。

     但那些事都沒有記載在努曼諾爾滅頂的故事裡,這故事現在已經說完了,就連那片土地的名稱都湮滅了。

     從此之後,人類不曾提起艾蘭納,不曾提及那被拿走的禮物安多爾,也不曾提說努曼諾爾位在世界的那個地方。

    但是那些被大海沖上岸的流亡者,如果他們内心因為渴望而轉向西方時,會提及那被巨浪吞沒的瑪·努·法爾瑪,沉淪的故事,那塊精靈語稱之為亞特蘭提的大地。

     在流亡者中,有許多人相信“天堂之柱”米涅爾塔瑪山的峰頂并未完全淹沒,它仍豎立在波濤中,變成大海上一座渺茫的孤島;因為它是一處被封為聖的地方,即便是在索倫得勢的日子裡,它也不曾被任何人玷污過。

    埃蘭迪爾的後裔日後曾經有人找尋它,因為根據博學大師所言,古時目光敏銳之人可以從米涅爾塔瑪山上瞥見不死之地隐約的微光。

    縱使一切都毀滅了,登丹人也明知世界已經改變,他們的心依然朝向西方,他們說:“亞佛隆尼已自地球上消失,阿門洲已經被挪走了,在目前這個黑暗的世界裡,它們是找不到的。

    但是它們曾經存在這世上,因此它們也還會在,真實完整如同起初世界剛被造好的模樣。

    ” 登丹人相信,即使是會死的凡人,如果真有福氣的話,可以盼望在今生之後的某個時間裡看見它。

    他們始終渴望逃離他們流亡的陰影,并以某種方式望見那不滅之光;對于思及死亡所喚起的悲傷,仍自大海的深處追趕着他們。

    因此他們當中那些偉大的水手仍會在茫茫的大海上不斷搜索,希望能登上米涅爾塔瑪山,并從那裡望見過去曾經存在過之事物的景象。

    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找到。

    那些航行到最遠之處的人隻來到新的大陸,并且發現一切都跟舊大陸一樣,死亡依然存在。

    而那些繼續往西航行的人,發現他們最後是在地球上繞了一圈,身心俱疲地回到了他們起初出發之處。

    于是他們說:“所有的航道現在都變彎了。

    ” 因此,日後靠着航海與觀星的學問,人類的君王知道世界确實是圓的了;但是唯獨艾爾達,如果他們願意,仍被允許離開這地前往古時的西方和亞佛隆尼。

    因此,人類的博學大師說,一定有一條“筆直航道”存在,隻有那些仍蒙允許的人可以找到它。

    他們教導說,當你踏上這條路時,這新世界就被遠遠的抛在腳下那條古老的記憶中通往西方的航道繼續向前,仿佛一座看不見的大橋橫越可容飛翔的天空(因為世界變彎了,因此空中飛翔的航道也變彎了),然後經過肉身凡軀需要保護否則無法抵擋其寒冷的伊爾門,最後來到“孤獨島”伊瑞西亞,或甚至更遠的維林諾,衆維拉仍然居住在該處,觀看著世界的故事一一在他們眼前展開。

    於是各樣的故事與傳說在大海的沿岸流傳,論及那些孤獨倘佯在大海上的水手或人們,因著運氣,或因著維拉的恩惠,踏上了筆直航道,看見整個世界在他們眼前下沈,然後一路來到了燈光燦爛的亞佛隆尼碼頭,或最後真正抵達了阿門洲的海岸,在那裡,在他們死前,得以瞻仰那座美麗又可畏的雪白大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