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天

首頁
    醒來後,我看到山谷裡吉普賽人的營地。

    營地裡的種種動靜說明,他們正準備離開現在這個地方,重新開始他們的流浪之旅。

    我匆忙趕去與他們會合。

    兩天不見蹤影,我本以為大家會向我提出各種問題。

    可是,并沒有誰向我發問。

    看起來,大家都在各忙各的,準備出發。

     我們都上馬後,卡巴拉秘法師對衆人說道:“這一次,我可以肯定地告訴諸位,今天猶太浪人會來給我們講他的故事。

    這個滑稽的家夥以為我已經喪失功力,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我逼他回到我們這裡的時候,他都已經快走到塔魯丹特了。

    他非常不情願,一直在盡力拖慢腳步,但我有辦法讓他來得快一些。

    ”說罷他從口袋裡掏出本書,讀了段我不清楚是何種語言的蠻族咒語。

    沒過一會兒,我們看到,附近一座山的山頂上出現了一個身影。

     “你們看看這家夥,”烏澤達說道,“這個懶蟲,這個渾蛋!你們會看到我怎麼來對付他!” 虧得利百加替罪人求情,她哥哥的神情才漸漸柔和下來。

    因此,猶太浪人走到我們身邊時,卡巴拉秘法師隻對他進行了一番強烈的指責,但用的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語言。

    接着,卡巴拉秘法師命他站到我的坐騎邊,接着上次的内容說下去。

    這個可憐的浪人一句也沒回擊,便如此這般地講起來: 猶太浪人的故事(續) 我之前說到,在耶路撒冷形成了一個希律教派,教派的信徒聲稱希律就是彌賽亞,而我最後承諾,要向諸位說明,猶太人究竟賦予“彌賽亞”這個詞什麼樣的含義。

    現在就讓我來告訴諸位吧,“彌賽亞”在希伯來語中指的是“受膏者”,它翻譯成希臘語是“赫裡斯托斯”[1]。

    經過衆所周知的那場夢境後,雅各醒來了,把頭枕的那塊石頭立作柱子,澆油在上面,給那地方取名“伯特利”,就是“神的家”的意思。

    諸位在桑楚尼亞松[2]的著作裡可以讀到,含[3]也造過聖石。

    于是,人們相信,所有澆過聖油的東西,都會很快覆滿神的靈性。

    此後人們開始給國王擦拭聖油,于是“彌賽亞”就成了“國王”的同義詞。

    當大衛說彌賽亞的時候,他想的是他本人,這在《聖經》的第二首大衛詩篇中可以得到明證。

     猶太人的國家後來一分為二,再後來遭到外敵入侵,變成強鄰的玩物。

    在這個時候,特别是在整個猶太民族受人奴役的時候,先知們安慰人民,對他們說,未來終有一天,大衛的一位後人将稱王,他會打落巴比倫人的嚣張氣焰,會讓猶太人赢得勝利。

     根據先知們得到的神啟,世間現有的那些美輪美奂的建築根本不值一文,因此他們都會描述未來的耶路撒冷城,那是一座與偉大的王相匹配的城市。

    城中有座聖殿,在這殿裡,能讓人民尊崇自身信仰的元素應有盡有。

    猶太人愉快地聽先知訴說,但并不會真的太當回事。

    确實,這些事情或許他們孫子輩的孫子輩那代人才能看到,那此時此刻又有誰會感興趣呢? 看起來,到了馬其頓王國統治時期,先知們的預言基本上已被遺忘殆盡。

    因此,盡管馬加比家族一代代反抗異族壓迫,試圖拯救自己的國家,家族中的成員卻沒有任何一位被人視作彌賽亞。

    他們的後人雖然建立起王朝,但同樣沒人聯想起先知們所說的那位王。

     可是,到了年邁的希律王這裡,情況發生了轉變。

    四十年來,這位君主身邊的那些弄臣極盡奉承之能事,想讨其歡心,最後,他們要向他證明,他就是先知們所稱的彌賽亞。

    希律王已經厭倦了世間的一切,唯一的例外是他的至高權力。

    他一天比一天更貪戀極權,他覺得,這幫弄臣制造的輿論為他提供了一個辨别臣子是否忠心的好機會。

    在這樣的情形下,支持他的那些人成立了一個希律教派,首領是狡猾的西底家,我祖母的弟弟。

    因此,諸位自然可以料想到,我祖父和他的朋友德利烏斯已無意再遷居耶路撒冷。

    他們請人用青銅造了個小盒子,然後将希勒爾的售房合同放進去,此外還有他三萬大流克的欠條,以及德利烏斯寫給我父親末底改的債權轉讓證明。

    他們封好盒子,蓋上封印,共同承諾,在局面沒有好轉前,不會再為此事煩心。

     希律王死了,猶地亞陷入最可悲的分裂亂局。

    三十個不同派别的首領紛紛讓人為自己塗油,于是就有了三十個彌賽亞。

    幾年後,末底改娶了一位鄰居的女兒,我是他們婚姻的唯一結晶。

    我出世的那一年,正趕上屋大維執政的最後一年。

    我祖父想體驗親自為我行割禮的那種滿足感,便請人準備了一場相當豪華的喜宴。

    但他早已習慣退隐的生活,在這件事上的過度操勞,再加上年事已高,兩個因素綜合在一起,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