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了代表團去學習,得上老大那兒拜碼頭去,都去學,當時中共代表團的團長是朱德,也去莫斯科了。
本來這個二十大已經開完了,會議已經閉幕了,各國代表團的成員都回去收拾行李,買了東西回去送人去了,結果大會閉幕那天晚上,突然接到蘇共辦公廳通知,說晚上11點多,12點,在克裡姆林宮召開會議,總書記有秘密報告,是非常重要的報告。
各國團長揉着眼睛,全去了,好不容易睡了,到了那兒一聽就精神了,因為赫魯曉夫作了一個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
在這個報告當中,原來被看做是革命導師的斯大林,原來一說革命導師,“馬、恩、列、斯”,斯大林是革命導師,被赫魯曉夫說成是暴君,殺人犯,劊子手,人民公敵,徹底把斯大林給否了,各國的代表團都感覺到非常震驚。
怎麼能這麼說呢?這時候,底下傳上來一張紙條,傳到赫魯曉夫的主席台上,問赫魯曉夫,說你現在這麼罵斯大林,當初你說他是什麼英明領袖,什麼慈父,斯大林簽署的所有槍斃犯人的文件,你也都同意了,你當時為什麼不敢反抗?為什麼現在倒反抗起來了?赫魯曉夫看了這張紙條後非常生氣,當時臉就沉下去了,拿着那張紙條問,這是誰寫的?底下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敢回答。
然後他提高嗓音又喊了一遍,這是誰寫的?還沒有人敢回答,最後嗓音高到極點喊了一遍,這是誰的!
底下還是沒人敢回答,最後赫魯曉夫說,你今天就跟我當時一樣,您明白我為什麼不敢反抗了嗎?現在我問這個條誰寫的,沒一個人敢站起來,當時我們也一樣,我們也怕呀!
不管怎麼說,赫魯曉夫否斯大林咱不去評價,最起碼他這種行為對斯大林的體制是一種突破。
赫魯曉夫的報告是秘密報告,不許記錄,更不能外傳。
結果沒過幾天,美國的《紐約時報》就刊登出報告的全文。
據說是東德代表團的成員記下來之後,給了西德,西德人送給美國人,就發表了。
其實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評價,有很多是事實。
但是,斯大林幹的這些事,不是以他個人名義幹的,是以蘇聯共産黨的名義、以蘇聯的名義幹的,赫魯曉夫把斯大林一否,等于就把蘇聯否了,把蘇聯共産黨給否了。
但不管怎樣,總得給曆史一個說法,能正确地認識曆史,這樣的民族才有希望,你不能因為自己是德國人,就不否定1933年到1945年的德國,這種認識是不對的。
習慣性失敗
然後,赫魯曉夫就開始改革,問題是改革的正确道路應該是什麼?咱前面講過,斯大林體制在經濟上是計劃經濟,在政治上是搞個人專制,如果改革的話,經濟上就應該是市場經濟。
政治上應該搞民主。
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民主和市場經濟,如果不這麼改,改革必然會失敗。
你不能突破舊有的斯大林模式,不失敗幹嗎去?很遺憾的是,赫魯曉夫的改革,就沒有利用這兩個有利武器——市場經濟和民主。
所以他必然會失敗。
像赫魯曉夫這種人,國際上專門對這種人有一個愛稱,叫做“IBM”。
這個是英文縮寫,意思就是“國際大嘴巴”,不經過調查,張嘴就來。
民主國家不可能出現這種人,因為你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你胡說八道,會有人彈劾你,因為失言就可能下台。
像斯大林、赫魯曉夫這種人,沒有人能管他們,權力不受限制,所以他想說什麼說什麼。
這種不實事求是的做法,導緻改革最後徹底失敗。
但是失敗之後也算是不錯的,他是蘇聯第一個下台後沒有被處決的領導人。
你看民主國家沒有發生政變的,美國總統四年、八年自然就下台,沒有說發生政變,把總統推翻我當總統的。
然後,文明一點的國家,就發生了政變,比如泰國,直接就是發生政變,至于前領導人,頂多讓他流放。
在國外待着,你别回來了。
他在國外待着,仍然可以遙控國内政局。
再等而下之的國家,像非洲等國家發生政變,一定要把前領導人給弄死。
這跟動物園那猴山換猴王一樣,一定是新猴王把老猴王咬死,這才換猴王。
但是赫魯曉夫下台,沒被弄死,這已經是蘇聯政治上的一大進步了。
赫魯曉夫下台之後,上台的是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繼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