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江山一统不是梦(秦汉) 4、刘氏集团上市穿新鞋走老路

首頁
    立。

    而且老立戰功,就導緻軍人老當政,所以這個玩意兒不行。

    漢朝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叫做察舉制。

    察舉即選舉,由下而上,推舉人才為官。

    察舉的全稱叫征辟察舉制,有征、辟和察舉三種途徑。

    征是皇帝聽說你很賢,把你征到京城;辟就是丞相、郡守這些人聽說你很賢,把你辟為僚屬,但是這種人畢竟少。

     有一個成語叫覆水難收,一般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

    西漢有個讀書人叫朱買臣,哥們兒窮,家裡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上,然後他媳婦老踩吧他:整天在那看書有什麼用,你幹點有用的事兒行不行?去做買賣,炒股去。

    朱買臣說我不會。

    不會到超市搬礦泉水去,這我也不會。

    他媳婦一生氣,離婚了,拜拜。

    漢朝的時候風氣還挺開放的,女的可以提出來離婚,朱買臣他媳婦改嫁了,後來朱買臣太賢了,皇上聽說後征為兩千石郡守,衣錦還鄉。

    朱買臣騎着高頭大馬,帶着随從就回來了,兩千石鬧着玩兒的呢!他媳婦來找他,說上次跟你逗着玩兒呢!我早看出來你行,我不過激勵你一下,咱倆複婚吧!朱買臣說小樣,你甭跟我來這套。

     馬前潑水,一盆水潑在馬前面,你若收回來,複婚;收不回來,玩去!覆水難收這麼來的。

    但是像朱買臣這樣能交狗屎運的人太少了,皇上都能聽說,你得賢到什麼程度。

    所以征辟不是主要途徑,主要靠什麼?察舉,自下而上舉薦人才。

     東漢選拔人才,注重舉孝廉。

    孝和廉不是才,是德。

    德的衡量就是大家都說你孝,你就孝;大家都說你廉,你就廉。

    這制度特别好,你想想,領導幹部都孝敬老人、不貪污、不取不義之财,推而廣之,這社會風氣當然好。

    但反過來,我不當官當然廉,我貪誰的去!我孝,你上我們家來考察,我當然孝。

    四十好幾歲了,我跪在地上給我爹洗腳,孝不孝!你掀起我爹的褲腿看看,昨天晚上我踢的黑印還有呢。

    爸爸死了,在墳墓邊兒上結廬,守孝三年,結果一年生一個孩子,這叫什麼事兒,能叫守孝嗎?所以孝廉說實在的沒法衡量。

    你孝不孝,廉不廉,依靠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稱為鄉舉裡選。

     所謂聲望,就是錢不重要,商人有錢,但是商人唯利是圖,能孝廉嗎?官宦人家才有聲望,于是門第望族成為選舉的主要依據,到後來,當官就看你們家是不是官宦出身。

    歐洲人曾說過,三代時間培養一個貴族,貴族氣質是需要培養的,暴發戶可不是貴族。

    平民永遠不孝不廉,官宦人家出身則老能被推舉上,這樣就造成了累世公卿。

    比如說曹操統一北方之前的袁紹,四世三公。

    四世三公不是世襲,并非袁紹的爺爺傳給他爸爸,他爸爸傳給他,而是他們家四代人聲望累積,都當了三公這樣的大官,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見他勢力有多大。

    就這樣,一個人占有幽、冀、青、并四州之力,天下一共十三州,他占了四個州。

    勢力大但是實力不大,靠聲望混飯吃的,要不他是窩囊廢呢,這麼厲害的人竟然被曹操給滅了! 如此一來,這種選舉制度顯然有違當年的初衷,就不能給國家選舉到有用的人才。

     漢朝的戶口 兩漢對百姓的管理實行編戶,然後這個被編入戶籍的百姓,稱為編戶齊民,具有獨立身份,依據财産承擔國家的賦稅、徭役和兵役。

    國家為什麼要把老百姓編入戶籍?好管理。

    另外就是,要征收這個賦稅、徭役和兵役。

    所以你看,不管從前還是現在,咱中國是最不适合搞恐怖襲擊的國家,因為中國對戶籍的管理嚴格。

    你在小區裡一轉悠,一幫老太太追上了,你找誰啊你!你這家夥鬼頭鬼腦的,進我們小區門也沒有!你想安炸藥,能讓你安嗎?所以想恐怖襲擊中國不太可能。

     為什麼好襲擊美國?美國連身份證都沒有,你說你是誰,你就是誰,編一個名字進入美國了,再造一個假駕照什麼的。

    在中國身份證都是防僞的,搞什麼搞。

    中國這麼多人不管不行,所以自古以來對戶籍的管理就非常嚴格。

    當然那時主要是為了征稅,田租、人口稅和更賦都是老百姓要交的最基本的稅種。

    漢朝的田租比秦朝輕多了,秦朝是三分之二,漢朝是三十稅一,就是三十分之一,相當于秦朝的二十分之一。

    但是田租不為主,人口稅和更賦為主。

    凡是朝廷宣布這個稅我不怎麼收了,想必這個稅不掙錢,不為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