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隋唐) 2、老子英雄儿混蛋

首頁
    朝滅亡不就是因為這玩意兒,你還想要!咔!一刀給劈了。

     事兒精楊廣 隋滅陳之後,開始進行建設。

     第一,興建兩都。

     隋文帝營建大興城,不是今天北京南邊那個大興,是長安。

    隋炀帝營建東京洛陽。

    隋唐都是兩京,“西京長安,東都洛陽”。

     第二廣設倉庫。

     這個倉庫多到什麼程度?有一個隋朝的糧倉叫含嘉倉,考谷學家在含嘉倉進行了挖掘,據不完全統計,含嘉倉有259個糧窖,其中一個糧窖裡面就發現了碳化的谷子50萬斤,那259個可想而知。

    而且這還不全,不隻一個含嘉倉,還有洛口倉、京洛倉等。

    他修了這麼多的糧倉,可見當時隋朝的糧倉儲備很生猛。

     糧食儲備豐富到什麼程度呢?能供天下五六十年。

    隋朝三十八年就滅亡了,所以到唐朝建國二十年,吃的糧食都是隋朝攢下來的。

    《文獻通考》上說,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

    從古至 今,要說哪個朝代官府最有錢,誰也比不上隋朝,隋朝是典型的 藏富于國。

     第三,開通運河。

     隋炀帝開鑿的,分成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這麼四段。

    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餘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是巴拿馬運河的38倍,蘇伊士運河的20倍,時間還比他們早1300年。

     第四修築馳道。

    這個很像秦朝。

     結果隋滅亡原因和秦朝也一樣,隋炀帝的暴政導緻了隋的滅亡,也是二世而亡。

     隋炀帝是個暴君,不是昏君,他幹的那些事兒并非都沒有好處。

    像運河,這個和秦修的長城一樣大氣磅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你擋不住少數民族,花這麼多錢,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卻擋不住少數民族。

    運河就不一樣,在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以前,運河就是南北交通大動脈。

    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流,往海裡流,而南北地形的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天塹變通途,這是挺好的事兒。

    但問題是你這些好事不能攢一塊幹,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

    寫兩本一百萬字的小說也得分幾個月,你熬夜一個星期把兩本都幹出來,腦細胞不夠用,人也完了。

     所以隋炀帝在位時,三征高麗,營建東都,嚴刑酷法,事兒實在太多了,沒幾件辦的風光圓滿的。

     三征高麗就是高句麗,中國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也是今天朝鮮北部。

    它桀骜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

    所以我們說高麗是中國的政權,韓國說是它的政權……反正就是沒勁,韓國人什麼都搶!炀帝三次打高麗,用了100多萬大軍,生還了2700人,因為那個高麗對付中國、對付隋軍,就跟俄羅斯對付拿破侖和希特勒似的。

    天氣晴朗萬裡無雲的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還沒打你,你自己就凍死了。

    後來為了打高麗,光從路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

    工匠整天泡在水裡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就為了造這個戰船。

    那時候整天在海裡泡着,不下去的話就斬首。

     隋炀帝的暴政就是使生産遭到破壞,老百姓忍不了了,才農民起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