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隋唐) 7、条条大路通大唐

首頁
    這十二位可汗裡面,有十位是娶的唐朝公主。

    等于回纥的可汗都有唐朝的血統,有漢族的血統。

     “是時可汗上書恭甚”,回纥可汗給唐朝皇帝上書,非常的恭敬。

    “合骨咄祿可汗說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來咱倆是哥們兒,現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個兒子,對你很恭敬吧?“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

    ”你要是覺得吐蕃讨厭,兒子替你打去! 公元八世紀的時候,回纥改為回鹘。

     九世紀,汗國瓦解。

    回鹘遭到了外族的進攻,又遇到了嚴重的天災,所以回鹘汗國瓦解,部分西遷新疆的回鹘人就是維吾爾族祖先;西遷甘肅的就是裕固族祖先。

    所以今天維吾爾族就是當年回鹘人的後代,裕固族也是。

     冊封南北诏 七世紀中期,黑水、粟末兩部強大,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靺鞨族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以漁牧為生。

    其實粟末靺鞨就是今天滿族的祖先。

    粟末政權始建于公元698年,由大祚榮建立。

    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這樣一來,粟末靺鞨就變成了渤海政權,渤海國又叫北诏國,與南诏國相呼應。

    今天韓國跟咱們争這個,說渤海是他的政權,我們就說是我們東北少數民族建立的,其實應該是兩個民族共有的曆史。

    因為當時跨地而居,到底屬于哪兒沒法評說。

    渤海國一直存在了将近300年,到公元925年,被遼所滅。

    但是渤海人一直還是,到金之後還有渤海人,皇族姓大。

    當年嶽飛抗金,金朝有一員名将叫大托蔔嘉,他就是渤海人。

     南诏國。

    南诏的崛起是在七世紀前期,它後來發展成了兩個現代民族,彜族和白族。

    南诏的诏是當地語,王的意思。

    當時一共是六诏,其中蒙舍诏比較強大,首領皮邏閣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統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政權。

    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

    當時皮邏閣請封,唐明皇玄宗念其地悠遠,屬彩雲之南,所以封他為雲南王,雲南這個省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次的冊封。

    南诏政權極盛的時候,領土不僅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可能還包括今天的老撾、柬埔寨、泰國一部分,今天的泰國王室也是南诏的後裔,是南诏政權後來到那邊去建立的。

     唐蕃的和親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華雖有五十六個民族,但無可否認他們的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比較落後。

    像1949年的時候,有的還處在原始氏族制。

    五十六個民族裡面文明程度最高的當然是漢族,剩下和漢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實就應該是藏族。

    漢文的書籍有多少,數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樣多,浩如煙海。

    藏文書也差不多,當然這是說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傳到今天。

    藏族的神話傳說當中,人是神猴和羅刹女結合生下來的,這個傳說是最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了。

     而這個文明程度僅次于漢族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

    吐蕃的王叫贊普,松贊幹布就是吐蕃贊普。

    他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就是拉薩,拉薩作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現在都沒變過。

    他仿造唐朝官制,創制吐蕃文字。

    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礎上創制出來的。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表了唐蕃和親。

    金城公主也嫁給了吐蕃贊普,但跟文成公主不是一塊過去的,金城是唐中宗的時候過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帶珠丹贊普。

     九世紀初,唐穆宗的時候,吐蕃與唐會盟,史稱長慶會盟。

    “患難相恤,暴掠不作。

    ”暴掠不作,證明這事兒以前沒少做。

    唐蕃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長安,安西四鎮全部淪陷,都被吐蕃給占了。

    吐蕃帝國極盛的時候,疆域非常遼闊。

    當時的大食帝國,也就是阿拉伯帝國,在向東擴張的時候遭到了制止,正是由于吐蕃帝國的存在。

    骁勇善戰的吐蕃人擋住了阿拉伯人,避免了中國被伊斯蘭化。

     洋人當大官 隋唐時期,對外交通發達。

     陸路從長安出發,可達朝鮮。

    當然陸路要是往東也隻能到朝鮮,再往東就掉海裡了。

    向西經絲綢之路,可達印度、伊朗、阿拉伯、歐洲、非洲等許多國家。

    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可達韓國、日本。

    登州就是山東蓬萊,韓國人跟咱們套磁的時候,就說中韓兩國隔着淺淺的一道海,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能夠聽到山東半島的雞叫聲,也不知道什麼雞,叫那麼大聲。

    然後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達波斯灣。

    海上絲綢之路在漢朝的時候隻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達波斯灣了。

     唐政府鼓勵外商來中國貿易,允許他們在中國居住、任官、通婚。

    唐朝前期強大的時候,平均每個皇帝在位時做官的外國人多達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伊朗人官拜宰相;高麗人官拜大将軍,當然高麗人我們認為是自己的民族,不過韓國人認為高麗人是韓國人,那就算韓國人吧!高麗人高仙芝是安西節度使,相當 于蘭州軍區司令那樣高的職務。

     最有名的有一個日本人,阿倍仲麻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