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你唱“霸”来我登场(五代、辽宋夏金元) 12、岁岁年年狼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首頁
    雙方争的很激烈。

    忽必烈看到上書之後非常生氣,把真金叫來痛罵了一頓,真金就被吓死了,他可能本來身體比較虛弱,皇上一罵就哽屁了。

    這樣一來忽必烈更恨這些漢族儒臣,離間我們父子,還把我兒子吓死了。

     真金的兒子鐵木耳做了皇太孫,就是後來的元成宗。

    皇太孫也很恨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們給我爺爺寫信讓我爺爺退休,我爹至于給吓死嗎?所以他也抗拒漢化,自從蒙古入主中原之後,後面的蒙古皇帝基本上連漢字都不認識,不會說漢語,整個是外國人統治中原。

    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鎮守的這些達魯花赤們也不會說漢語,不會寫漢字。

     蒙古的史書上一舉例子就是波斯怎麼着,亞曆山大大帝怎麼着,因為他在征服中原之前,他已經接觸了伊斯蘭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所以就不會被儒家文明徹底征服。

    他不像遼金或者匈奴鮮卑,沒見過别的,一進入中原,文明程度比我們高多了,得就你了,拜在你門下。

    蒙古人什麼都見過,什麼教都信,蒙古很多皇帝都是基督徒,覺得你中國也沒比人家強太多。

    短期大一統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特點,除了漢蒙相互滲透之外,第二個是遼金時期黃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與漢的融合,他們在元時被稱為漢人。

    但是留在老家的契丹人和女真人還是沒變,女真人後來發展成了滿族,契丹人可能發展成了達斡爾族。

     第三個特點是,唐朝以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大量遷入中國,在我國定居。

    南宋的最後一任提舉市舶司蒲壽庚,他就是阿拉伯人。

    在南宋做了30多年的提舉市舶司,相當于南宋海關的關長。

    當時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城市,他在那做市舶司30多年,富可敵國。

    元軍南下時,南宋行朝招蒲壽庚起兵勤王,蒲壽庚帶着錢投降了元朝。

    他知道我在宋朝是外國人,在元朝我是色目人,接着做市舶司,那錢就高了。

    蒲氏家族後來定居中國,發了大财。

    他們和漢蒙維吾爾通婚雜居就開始形成回族。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在中國被稱為回教,所以信仰回教的民族就被稱為回族。

     第四,西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

    元朝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琉球(就是台灣),元朝管轄西藏的地方叫宣政院。

    所以西藏是在元朝正式成為中國的行政區的,在唐朝可不是。

    有的說唐蕃會盟,我們嫁過去一個公主他的就是我們的了,那你幹脆嫁日本去更好,每個國家嫁一個,統一世界。

    所以嫁人的辦法不算,西藏在元朝開始才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行政區。

     這麼廣闊的領土怎麼進行管轄,就得看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設中書省、樞密院、禦史台三個機構。

    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相當于唐宋時候的尚書省。

    那時候本來是三省,中書、尚書、門下,蒙古人不會玩,變成中書省專權,一省獨擔。

    當然中書省和宰相也不是一個,中書右丞相,中書左丞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左丞、右丞一大堆。

    樞密院是軍事機關,這個是宋朝就開始設立了。

    禦史台是檢察機關,從秦朝起就有。

    另外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

    大概就相當于今天的國務院宗教事務管理局兼西藏自治區黨委。

    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 直接管理外,在地方施行行省制度,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 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

     元朝後來被農民起義給推翻了。

     蒙古皇帝挺逗的。

    元朝一共12個皇帝,90年,清朝是12個皇帝,卻将近300年。

    清入關之後270年10個皇帝,蒙古是90年12個皇帝,還不算前面那幾個。

    這90年中,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30年,最後一個皇帝順帝妥懽帖睦爾30年,中間30年10個皇帝,平均3年一屆,證明絕大多數都是非正常死亡。

    蒙古貴族内部傾軋得相當厲害,促使國家早亡。

    中國曆史最黑暗的一頁就翻過去了,當然明朝比他也強不了太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