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江山一统不是梦(秦汉) 3、冬天里的一把火

首頁
    ,一句話把法家的李斯惹火了。

    李斯說,你小子什麼意思?我幹的事兒就是古代沒有。

    郡縣制古代哪兒有,你惡毒攻擊郡縣制度,你不跟中央保持一緻,你不反革命嗎?所以李斯建議,這些儒生,談論詩書,以古非今,罪大惡極,幹脆把他們的書都給燒了,除了秦國的曆史書和自然科學的書不燒,剩下的全燒,據說當時孔子的後代,把經書藏在孔府的夾壁牆裡才保存了下來,要不然就也燒。

    這個叫火劫。

     讀書人視書為生命,把書一燒,他們就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秦始皇聽說之後就挖個坑把他們都埋了。

    說我閑話的460多人,全活埋。

    這個叫土劫,差水木金就能湊個五行劫。

    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浩劫。

    秦朝這件事兒辦得不怎麼樣,屬于文化專制。

     造反靠農民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嚴禁私學,愚民政策,這是中國古代統治者的一個策略。

    所謂上智下愚,就是智慧掌握在統治者手裡,下面的老百姓最好傻傻乎乎木噔噔,方便統治,因為愚昧是産生專制的唯一土壤。

    這種以法家思想治國,嚴刑峻法,輕罪重刑的幹法最後把老百姓逼急了,就造反,引發了秦末農民起義。

     究其原因首先是徭役繁重,一年得征700萬人的徭役。

    秦朝總人口上文提過,2100萬,刨去一半女的,就1000萬男的,700萬徭役就是除了老頭和小孩都幹這個了。

    除了徭役,還有兵役,用來打匈奴、南越。

    當時的秦朝老百姓,丁男被甲,丁女轉輸,男的披挂打仗,或者勞役,女的送東西,運輸。

    也就是說,基本上這個國家的青壯年,全都去幹這買賣了,田地裡剩下的就是公交車被讓座的老弱病殘孕。

     這不算完,還有沉重的賦稅等着你呢。

    你說我服勞役去了,我們家該交的稅交不交?不交,你試試不交,一文不能少,否則大刑伺候你,割耳朵、挖眼睛、削鼻子、剁腳,全是肉刑。

    肉刑太讨厭了,随便挑一項都能被整成殘疾人,刑罰嚴重到這種程度,完全是破壞勞動力。

    另外還有土地兼并,農民又沒有吃的,又沒有地種,有地的沒力氣種,這還不造反難道造飛機?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安徽大澤鄉,發動農民起義。

    然後以“伐無道,誅暴秦”為口号,建立張楚政權。

    他們失敗之後,劉邦項羽繼續起義,公元前207年,劉邦至鹹陽,秦亡。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秦朝這麼強大,結果十五年時間,二世而亡。

    《過秦論》裡總結說,這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就是實行暴政。

    結果“身死國滅,七廟隳,為天下笑”,為什麼?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所以漢朝一建立,就吸取這個教訓,怎麼才能夠長治久安,得重視人民的力量,重視老百姓的力量,開始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