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整個唐朝,它的錢都叫開元通寶。
唐朝城市裡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叫市。
市中有邸店和櫃坊,設官員管理。
邸店,兼營旅店貨棧、交易場所。
電視劇《大馬幫》裡,他們到哪都能住的就是邸店。
這個地方還可以存他帶來的貨,煙葉子,在現場進行交易。
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比歐洲早幾百年。
銀行的出現證明了商品經濟發達,貨币需求量大。
金屬貨币過于沉重,攜帶不便,才有了銀行。
電視劇《碧血劍》裡面,一個小姑娘背着兩千兩黃金,從岸上嗖一下就跳到河裡的一個小船上,那是不合理的。
第一,背得動嗎?古時是十六兩一斤(所以有半斤八兩之說),那麼兩千兩就是一百多斤,一百多斤背着還跳那麼遠,開玩笑,奧運會要是在那時候辦,就沒有懸念了。
她武功高強我不懷疑,即使她背得動,但她背了一百多斤的錢從岸上嗖一下跳到河裡的船上,那種跳法跟大口徑榴彈炮命中了一樣,那船還不沉,有鬼啊!明顯違反物理定律。
另外電視劇裡還有很多從袖子裡摸出一錠銀子的人,說這是50兩銀子。
第一給50兩的大元寶隻可能是官府的官銀,百姓一般不帶這樣給的,他沒有渠道弄不到。
再者50兩銀子是三斤多,你擱什麼袖子裡,走路不打晃都會抽到自己的大腿,沒走幾步就把袖子扯壞了,除非袖子是防彈背心材料做的。
當時真正掏得出來的銀子全應該是碎銀子,十兩以上就要給銀票了,哪見過給那麼大真銀子的。
到清朝的時候,韋小寶動不動拿幾千兩銀票來送給敵人,用來解圍,要是他身上幾十萬兩銀票都換成銀子,他得身體倍兒棒。
如果這五六千斤他能抗得動,天地會總舵主就改他當了。
所以那時候大筆頭買賣全是用銀票,銀票的意思就是我把錢存在一個地方,那地方給我開個證明,跟存款單似的,我拿這個證明到下一個地方把它取出來。
所以發展到北宋,就出現了紙币,我也甭去取它了,我直接給你紙币就完了。
人類接着發展,到現在連紙币的需求量都不太大了,紙币攜帶不便,動辄成千上萬,而且容易弄髒弄破,傳染細菌,于是開始刷卡。
中國還沒有大量普及,有些小店買東西的時候先得問能不能刷卡,你要在美國的話,買東西之前得先問人家你收現金嗎?因為一般他們都用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很少有地方收現金的,所以歐元、美元、尤其日元,取出來都是嶄新的,這就證明它很少流通。
中國的人民币的紙币太舊,就是流通量太大了,淨拿膠水粘的,膠帶粘着,缺一個角。
超市的前身
現在你做買賣,想幹到幾點就幹到幾點,24小時沒人管,那會兒不行。
官府不允許,有限定,比如一些繁華的大城市裡有了夜市,農村有草市。
還有一個特點是胡商遍布。
那會兒中國是很開放的,沒人抵制這貨那貨,沒人抵制外商,外商來華的特别多,胡商就是外商,指的是少數民族,也有西域,還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
隋唐兩朝長安洛陽是全國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商業大都會。
長安城内有坊有市,坊市分開,坊是住宅區,相當于我們的居民小區,有圍牆,有門。
市是商業區,做買賣隻能在市裡。
市有東市、西市,你隻能在這兩個地方做買賣,這跟今天的情況一比,又證明了當時的商品經濟不夠發達。
今天咱們北京就兩個地方能做買賣,一個西單、一個東單,你們家如果在懷柔,想吃餃子買壺醋,打車去西單吧!打車錢都夠你吃牛排了。
那麼古時候的人吃餃子不吃醋嗎?他也吃,自己釀的。
那會兒什麼都可以自己做,比如像我小時候,家裡自己擀面條,自己做包子,自己蒸饅頭,自己做花卷,這些玩意兒現在在超市都能買着。
這就說明今天的商品經濟比我小時候發達,更别說比隋唐時候。
那時候的市場是一擊鼓,大家就開始來做買賣,一打鑼,
就得散。
一般太陽一下山就開始打鑼,然後就開始打靜街鼓,靜街鼓800響,鼓聲一響,趕緊往家跑。
鼓聲一停,你還在大街上,鞭子抽。
冬天太陽走得早,四點多鐘就下山了,那四點多你就回家悶着去吧!古代都是這樣,一到晚上就靜街了,怕你聚衆謀反什麼的,不在家的,上街的人都得有腰牌,比如官員什麼的,才可以上街。
尤其到了唐朝,晚上上街也沒事兒幹,因為所有商店都關門了。
長江流域的商業都市,以揚州、成都為兩個中心。
揚一益二: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就是指成都。
在唐朝,揚州就跟咱們今天的香港地位似的。
所以你看唐朝人寫唐詩寫到揚州的地方太多了,比比皆是。
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另外比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人生隻合揚州老、甯求死看揚州月,不願生歸駕九龍。
”什麼都是揚州的最好,月亮也是揚州的圓。
那個地方經濟之所以如此發達開放,是因為它不像在長安洛陽,有條條框框那麼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