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你了,還得上去。
一開始真的是給英國人炸得夠戗,機場、橋梁、兵營,關鍵是飛機制造車間,都給炸壞了,眼瞅着完蛋了,英國人挺不住了。
正好這時出現了一個很偶然的現象,挽救了英國。
有兩架德國空軍的轟炸機迷航,飛到了倫敦上空,那時侯飛機沒有雷達,靠無線電導航,他可能沒收到,飛到倫敦上空,一瞧底下挺亮,他以為是什麼東西呢,就把炸彈給扔下去了,他一把炸彈扔這,英國人急了,你可以轟炸軍用目标,但你不能轟炸民用目标,你把小區給炸了這不行!這裡邊是和平居民。
所以丘吉爾首相下令,炸柏林,英國的轟炸機沒有什麼損失,他抵抗的是戰鬥機,80架英國轟炸機,列隊起飛炸柏林。
沿途如入無人之境,地面的德國無線電台都給英國飛機導航,他以為這是自個兒的飛機呢,以為英國人被打成這德行,還能炸柏林來?當英國的飛機在柏林扔下炸彈,大火燃起來的時候,最先趕到現場的是柏林的煤氣公司,他以為是煤氣管爆炸了呢,然後搶修,沒問題哪兒都沒出問題,這時才有人提醒,會不會是空襲啊,于是等柏林的探照燈才打開,高射炮才豎起來的時候,英國飛機早已經飛出德國邊境了,德國就象征性地開了幾炮,權當給英國人送行了。
希特勒和他的接班人,德國的空軍司令戈林,惱羞成怒。
格林是一個400磅重的大胖子,一磅是9兩,400磅的大胖子,格林說一架飛機也不會飛到德國來,如果有一架飛機飛到德國,我就不叫赫爾曼-戈林,你跟我叫什麼都行,赫爾曼·貓,赫爾曼·狗都行,結果是一架沒飛過,飛過來80架。
格林惱羞成怒,就炸倫敦,讓每一個英國人都嘗嘗恐怖的滋味。
一炸,完了,英國你不是民主國家嗎?民主國家挨炸,老百姓就要上街反政府,丘吉爾就要倒台,新内閣一上台就會跟我們談和,戰争就這麼結束了。
戈林想得比較好,可是沒想到這一炸,英國人同仇敵忾,你太法西斯了,你居然炸和平居民。
于是婦女兒童疏散到鄉下,王後應該去加拿大的,可是她不走,我這老婆子這麼大歲數了,我怕什麼,我跟我的丈夫在一起。
兩位公主殿下說我要跟父王在一起,長公主就是今天的女王,伊麗莎白公主殿下,當時隻有16歲,到空軍裡邊開探照燈去,那多危險啊。
這玩意兒,一看這兒有亮,德國人一打,女王就完了。
二公主瑪格麗特公主殿下隻有12歲,到醫院搶救傷員當護士,大腿剛切完就抱走,就是幹這個。
老百姓一看,王室成員一個都沒跑,你有什麼可怕的男人們全在自己的崗位上,滅火、義務救援。
全英國的探照燈和高射炮都可以集中到倫敦來,反正别的地你也不炸,這樣一來,什麼飛機制造廠,兵營啊,橋梁啊,壓力一下就減輕了。
你轟炸和平居民是最沒有用的,老百姓炸死了管什麼用7你打仗就得打他的戰争資源,這麼一來,明顯就是一着臭棋。
經常爆炸聲一停息,那大樓還着着火,搖搖欲墜的時候,一輛黑色皇室轎車沖到跟前,跳下來一個穿軍裝的瘦小男人,喬治六世國王陛下,指揮大家滅火,然後搶救。
大家一看國王陛下第一時間出現場救人、救火,那還有什麼可怕的?丘吉爾首相是不能出來的,因為他要指導戰争,國王反正也沒什麼用,君主立憲了,國王就是激勵點士氣。
如果國王被炸死了,對英國人的士氣提升幫助更大,把我們國王都炸死了,我跟你們玩兒命。
國王也很明白自己的職責,所以,經常沖進現場,在前線閱兵、講話,鼓舞士氣。
所以,打了四個多月,德國損失了飛機1733架,英國損失了飛機915架。
但德國的飛行員損失了兩千多,英國的飛行員損失不到七百,因為英國飛行員在本土,掉下來之後,換一架飛機又上去了,德國飛行員掉下來可就慘了——掉到當兵的手裡還行,能得到人道的對待,你變成戰俘;要是掉到農民手裡,我們家剛被你炸了,你掉下來了,你想想,一叉子,叉你個透心涼;要掉到英吉利海峽裡,你隻能喂魚了。
咱們就說了,武器裝備是最無所謂的東西,你毀了可以再造,人是最寶貴的,尤其像飛行員、艦長,這些技術兵種。
所以,最後打的結果就是希特勒宣布,無限期推遲對英國的進攻。
等于實際上這個不列颠空戰,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當中第一個沒有達到目的的戰役,英國人靠皇家空軍的浴血奮戰,保衛住了英倫三島,免予淪亡。
這個時候的希特勒已經喪失理智了,在英國沒有屈服的情況下,悍然進攻世界上地皮最大的國家,而且跟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就是蘇聯,所以把斯大林從曆史的恥辱柱上給拯救了下來,要不這倆法西斯惡魔狗咬狗,曆史就不知道怎麼評價這段曆史了。
所以,這樣一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開始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