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江山一统不是梦(秦汉) 5、豺狼虎豹全不怕

首頁
    二個王朝,衛氏朝鮮,存在了一百多年,又被漢武帝消滅。

    漢武帝滅了衛氏朝鮮之後,在朝鮮北部設立了四個郡,其中有一個郡的治所叫平壤,沿用至今。

    漢城改名為首爾了,就是為了找點心理平衡,但是平壤沒有改,用的還是中國名。

     北部朝鮮本都是中國人,後來興起了高句麗人,也是中國境内的少數民族。

    高句麗立國700年,前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遷到了平壤。

    韓國現在整天跟我們争高句麗,說是他們的民族,中國把高句麗在中國的王城、王陵申報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産,把韓國氣得夠戗,說咱是文化帝國主義。

    可這東西都在我們中國境内,就是我們的地方政權。

    今天的韓國人就是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北邊中國的後代不斷混血才形成了韓國民族。

     半島南部的三韓:馬韓、辰韓、弁韓,其中辰韓衣冠文物有類中華,因此被稱為秦韓。

    韓本身是大的意思,大族大部落,三韓就是三個大部落,每個大部落裡面也分N多個小部落。

    他們沒有文字,用中文來表音就挑中了“韓”字,戰國七雄的韓國跟它沒有關系。

    2006年夏天在工會大樓,我去參加首屆中日韓和平教材交流會,一到韓國代表發言,我就把同聲傳譯摘下來,聽韓語,後來我發現了,韓語凡是高雅的詞,比如說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談判,全是漢語的發音;廁所、豬、狗是自己的語言。

    所以韓國在1970年廢除了漢字,現在要恢複,最起碼它的路牌上都是英、韓、漢三種文字了。

    要不恢複漢字的話,不說别的,韓國人同名同姓的就多了去了,姓金的就占了一半。

    如果用漢字不會重,用漢語搞成拼音就不行了,我從小到大認識8個叫張穎的,但是那個字可能有的不一樣,有的底下是一個禾,有的是影子的影,可拼音念起來全一樣。

    韓語是拼音文字,勢必要恢複使用漢字,在古代朝鮮不懂漢字就隻能種地,沒法做官。

     越南當時也是中國領土。

     東漢初年,越南的一對姐妹倆,征側、征貳起兵叛亂,伏波将軍馬援率軍平定,擒殺二人,後來越南獨立之後,就把二征視為民族英雄,給她們建廟。

    越南人說曆史上我們侵略過他們,這其實就沒有曆史常識了,他後來獨立是後來的事,當時是中國的一部分,屬于中國領土,那會兒不叫侵略,叫平叛。

     日本。

     這個國家按它自己的皇國史觀有2600多年的曆史了,它第一個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孫子,就是太陽女神的孫子,太陽女神派自己的孫子統治神國日本,也不知道她孫子犯了什麼錯給扔這兒了,多火山、多地震。

    孫子繼位于公元前660年,大概與齊桓公同時,公元前7世紀。

    可是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世紀,日本還在石器時代,結果石器時代再往前4個世紀他就有天皇了……從神武天皇開始算,傳到今天平成天皇是第125代,這個明顯有點扯。

    而且算出來日本前多少代天皇,都是活150歲,在位100多年,成仙了,這個别人編都不敢編。

     日本在公元前3世紀,相當于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後過渡到了鐵器時代。

    中國的過渡用了上千年,世界主要民族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都是成千上萬年,日本不到100年就過渡完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學的中國人和朝鮮人。

    在日本九州島的北部,也就是日本的福岡縣有兩個小國,一個叫委奴國,一個叫狗奴國,這兩國打仗。

    其中倭奴國王(其實那也不叫國王)遣使朝賀,這是東漢光武帝時。

    光武帝一高興,賞他一顆金印,有印文:漢委奴國王,今天到福岡滿大街都賣這個複制品。

    真品是日本一号國寶,178X年的時候挖掘出土的,刨出這個的農民得了20兩銀子的賞金,古代日本20兩銀子相當于現在多少億日元。

     這個龜鈕金印是賜封諸侯王的,咱們對這麼一個小部落,給他一個印玩兒去吧,說明你是我的臣子。

    漢朝也不會去那麼老遠,他們過來也不容易,他們給皇上進貢了十根竹棍子,十卷麻袋片,十名生口(男女奴隸),光武帝龍心大悅,居然有身高不到1米5的成年男子,好玩兒。

     中國的鐵器、銅器、絲帛傳入日本時,日本沒有玉玺。

    天皇的國玺是明治維新以後才有的,天皇就憑三件神器即位:一把劍,一面鏡子,一塊勾玉,其實也是複制品。

    草雉劍(供奉在熱田神宮),九咫勾玉和一面銅鏡。

    他為什麼把劍、鏡、玉作為天皇的象征,可見剛剛傳入日本的時候非常珍貴。

    現在每個新天皇即位還要接受傳國神器三件,實際上據說已經不全了,早在宋朝時候他們打仗就丢了一個。

    所以像有良心的日本人,說中國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親。

     再說一下絲綢之路。

     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玉門關、陽關、敦煌,往南可以到達身毒、大秦;最北的那條路線可以到達裡海,即今天俄羅斯、伊朗和哈薩克斯坦交界的地方。

    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鐵器絲綢、養蠶缫絲技術、鑄鐵術、井渠法、造紙術先後西傳,佛教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與此同時還有一條漢武帝時開辟了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廣東沿海港口出發,然後向西,經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到達孟加拉灣沿岸,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