侖急于打入上流社會,就娶了一個比他大6歲的有錢寡婦,就是約瑟芬。
約瑟芬的丈夫是侯爵,在大革命期間上了斷頭台,所以拿破侖為了盡早打入上流社會,就傍上約瑟芬了。
徳希雷聽說之後,就來到巴黎找拿破侖。
他們家正開舞會,其實就是約瑟芬家開舞會,門房不讓進,這個時候正好遇見貝爾納多特将軍,貝爾納多特就一個人,所以德希雷說你能把我帶進去嗎?貝爾納多特就把她帶進去了。
進去之後,德希雷看見拿破侖很生氣,就指責拿破侖忘恩負義,你小子沒好下場,潑了一杯酒。
貝爾納多特一看,這丫頭有性格,挺好,所以他倆就結婚了。
拿破侖跟約瑟芬一結婚,就發現約瑟芬這人實在是不怎麼樣,水性楊花,經常紅杏出牆,不好,他就很懷念德希雷,老去糾纏人家。
這就不合适了,人家已經是有夫之婦,你老糾纏人家算怎麼回事兒呀。
可以想象,貝爾納多特有多恨拿破侖。
還有一個原因,貝爾納多特極力主張共和,反對君主制,雖然他本人後來成了瑞典國王,但是他反對君主制,所以拿破侖雖然封他為元帥、公爵,但是他對拿破侖很不感冒。
1810年他到了瑞典,毫不猶豫就把瑞典拉入到反法聯盟的陣營中,他告訴反法聯盟軍隊的指揮官,不要跟皇帝本人指揮的軍隊打仗,去打他手下那些有勇無謀的元帥們。
拿破侖手下的元帥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皇帝不需要他們的大腦,皇帝替他們思考,他們照做就可以了。
所以聯軍派出騎兵,專門截殺法軍的信使,讓這些元帥們得不到皇帝的任何命令。
後來拿破侖在戰場上,他手下的好多元帥就被迫投降了。
羽翼一被剪除,光剩主幹就不行了。
1813年萊比錫之戰,拿破侖戰敗,于1814年退位。
他一退位,法國的波旁王朝就宣布複辟。
波旁王朝複辟之後,拿破侖也玩兒越獄,一度短暫地從被看管的地中海上的厄爾巴島逃出,領了1000多人,在法國南部登陸,路易十八國王就派軍隊*。
拿破侖手下看這陣勢很害怕,人家來了好幾個團,我們就1000多人,打起來咱不完蛋了。
鎮靜的拿破侖看了一眼部隊的旗幟,就跟他的副官們說,别害怕,我去。
他把帽子一摘,把胸膛露出來,士兵們,向你們的皇帝開槍吧。
就看東面來*他的士兵瘋了似的,沖向拿破侖,把他抱起來往天上扔,皇帝萬歲,親愛的皇帝,你可把我們想死了。
拿破侖一路被擡着,回到了巴黎。
出發的時候1000多人,到巴黎15萬大軍,整師整團的人倒向拿破侖,拿破侖得意揚揚地給路易十八寫了一封信:國王啊,我親愛的兄弟,不要再派人來了,我這兒人已經夠多了。
這樣,拿破侖複辟了,一複辟,第七次反法同盟組成。
滑鐵盧一戰,拿破侖又一次失敗,拿破侖的這次複辟隻有100多天,所以叫“百日皇朝”。
拿破侖被流放到了距離法國7000公裡的遙遠的非洲,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
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去世,在禮炮聲中這位征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
直至今日,拿破侖的死因還是衆說紛纭,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于嚴重胃潰瘍,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侖死于砷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愛用的牆紙上,曆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估計是因為環境潮濕而讓砷在環境中滲透出來。
1840年,法國的“七月王朝”06把拿破侖的遺體從這個島迎請回來,在波光粼粼的巴黎塞納河南岸,有一座高大圓屋頂的古老建築,這就是遊客必到的榮軍院。
拿破侖的靈柩就安葬在那裡。
那個大教堂在巴黎市的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看到,因為它的頂是鍍金的。
今天裡邊已經沒有神像了,完全就變成了拿破侖的紀念館,後邊就是軍事博物館。
拿破侖的墳墓是7層,跟咱中國一樣,天子七裹。
最外邊是紅色大理石的棺裹,周圍12根柱子,就12個勝利女神像。
棺材周圍的地上用馬賽克鑲嵌着很多的地名,就是他打的那些個勝仗,滑鐵盧肯定沒有。
雖然波旁王朝複辟,但是并不标志着革命的結束,一直到了1830年,代表大資産七月王朝:法國君主立憲制王朝,又稱奧爾良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複辟王朝,宣布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浦為國王,金融資産者掌握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