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改革四处冒芽(启蒙运动后的变革) 3.好好学习

首頁
    因為成本低。

    歐洲為什麼不行?你專制試試,那英國國王一專制,就讓人把劍架在脖子上,所以它有這種特點。

    自古以來它就這樣,财産是神聖的,不可侵犯。

    第二,分權。

    立法權歸議會。

    行政和處理外交的事務權歸君主。

    這是典型的二元君主立憲制。

     第三位是法國的伏爾泰。

    這人長得跟老太太似的,那些個學美術的學生天天畫他。

    他的思想主張是兩點:贊成君主立憲,反對教會,反對天主教會。

    這個時候不是說神權就不反了,還跟它沒完。

    反對天主教會,主張君主立憲。

    這個伏爾泰最神了,法國也挺神的,甭管是王室的聚會,還是貴族們的沙龍裡面,伏爾泰的作品是最受歡迎的,大家以最先讀到伏爾泰的作品為榮。

    我有文化,我讀這個。

    伏爾泰的戲劇上演,國王在底下有禮貌地鼓掌,這一戲劇演的什麼内容呢?反專制,反王權,國王還是鼓掌。

    國王要是拍桌子罵,那就是沒素質,沒文化。

    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和俄國的卡捷琳娜因跟伏爾泰通信而感到驕傲。

    我是伏爾泰的學生,伏爾泰老先生給我回信了,真不得了。

    國師,教導各個君主,反封建,反專制,君主立憲。

    這人要擱大清死一萬回了,扒皮挖眼剖腹你得這樣,所以為什麼挺神的在這兒。

     第四位更了不起。

    孟德斯鸠,法國的孟子。

    孟德斯鸠牛到什麼程度?最牛的地方提出三權分立,這比洛克的分權學說更進一步了。

    為什麼要三權分立?權利之間互相制約、平衡。

    咱們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主要是在經濟上面改革。

    法國在那時,學者精英們就給朝廷上書,要求朝廷實行憲政改革。

    憲政改革這三權分立是很難的,但是最起碼你該做到一點,應該司法獨立,你有獨立的司法才可能有公正的司法。

    你民告官你要能告赢,有天理嗎?你想想,都是他們家開的,上那兒告去,你不是賊喊捉賊,這不可能。

    所以司法要獨立。

     之前我看過陳道明演的一部電視劇叫《黑洞》,他是一個黑社會老大,販毒,他爸爸是副市長,然後警察局長要逮他,最後爸爸就勾結法院,給那警察局長判了10年刑。

    這種事在國外簡直匪夷所思,副市長怎麼能指導法院呢,法院跟你沒有任何關系,你有行政權,人家是司法權,咱倆誰不搭誰界。

    美國一個縣法院都可以給總統下傳票,你這個總統可以不來,但是你得派律師到庭。

    你總統說,一個破憲法,傳我?!那你總統就麻煩大了,藐視法庭罪過大了。

    所以要三權分立,權力肯定會帶來腐敗,絕對的權力帶來的是絕對的腐敗。

    你說美國為什麼少有貪污的?因為他不敢。

    黑眼珠子盯着白銀子誰不動心,但是他知道那玩意兒不能拿。

     你看克林頓,當年那花花事弄得滿城風雨,跟那胖丫頭小萊有一腿,後來讓人給查出來了,查出來以後,他一開始死活不承認,後來被迫承認。

    國會彈劾他,就讓他下台,讓總統下台。

    你看中國自古皆然嘛,皇上就一個妃子那還叫皇上嗎?但是在美國絕對不行,老百姓怎麼着都行,沒人管你,但是總統不行,你不忠實于家庭,怎麼能忠實于國家呢,美國為什麼把道德的位置擺那麼高,這事你跟老婆說謊,将來你跟國民說謊還不是跟玩兒似的,你欺騙國民,你的素質就擺那兒了。

    總統因為這事給彈劾差點沒下台,要是克林頓把幾千萬美元擱兜兒裡會出現什麼結果,那直接就送監獄了。

    當年尼克松總統不也是因為什麼“水門事件”才引咎辭職的嘛。

     所以你看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論法的精神》裡面有一句名言,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心境的平安狀态,這種心境的平安狀态是從人人認為他本身是安全的,這個角度出發,要想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建立這樣的一種政府,在它的統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

    什麼是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心境的平安狀态?什麼叫在它的統治下一個公民不懼怕另一個公民?就是人人平等。

    我要享有政治自由,我敢在大街喊打倒誰,前提是我認為我喊完了打倒誰,我不會被打倒,也不會被打,我心境是平安的。

    二次大戰的時候美國的羅斯福總統講,人的四大基本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饑餓的自由,免于恐懼的自由。

    第一個屬于天賦人權,我長這張嘴是造物主賦予我的,我除了吃就是說,你不讓我說,我一項功能沒了。

    我要享有這個自由就證明我心境平安,我認為我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